第411章 落井下石(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廣昌嘆了口氣:“下臣率人找了一夜,誰也沒有找到,越人和淮南王公子全都不見了,更可氣的是,內史奚慈府上也被人搜查過,與越人的書信也被帶走了。”
“怎麼會這樣?本王的六安是茅房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劉賜大怒,一掌拍在几案上:“封鎖四門,沒有本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再帶人去找,就算是掘地三尺,也得把那個***找到!”
“諾!”張廣昌答應一聲,轉身出門而去。
劉爽偷偷的從劉賜書房的窗戶底下退出去,閃身鑽進一旁的樹叢之中,對面就是後花園的小路。四周沒人,抖了抖身上的木屑和泥土,又板著一張臉慢慢往前走。按照常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不應該還住在王府之中,但劉爽以母親去世需要守孝為由,從去年開始,搬回王府,就住在以前王妃的屋裡。
還在孝期,屋裡的傢俱和擺設比較單調,僕人和下人也沒有幾個。劉爽揮揮手,將所有人全都趕了出去,正襟危坐,給自己倒了被茶,想了想又給旁邊的一個茶杯中添滿。這茶是蘇任昨天送來的,是他派人從衡山採摘下來,蘇任親手揉制。果然和常喝的那些都不一樣,一種清新的茶香在屋裡彌散。
衛慶閃身從屏風後出來,坐到劉爽的下手,嚐了一口:“果然是好茶,原來咱們衡山也有好茶,若不是蘇任,我等還不知道,比起蜀茶似乎更清爽一些,入口也沒有那麼苦。”
劉爽笑道:“這是必然,衡山乃東南第一高山,常年雲霧繚繞,這些茶都是最高最險處的茶,平常人可喝不到。”
衛慶點點頭:“值得!很值得!”
劉爽也喝了一口:“父王大怒,已經讓張廣昌封鎖四門,定要找到那些人。”
“這也在情理之中。”
“萬一……”
“沒有萬一!”衛慶道:“世子要為王妃守孝,這些事情不管也罷!”
劉爽想了想,點頭:“好吧,事已至此也只能如此了,那個蘇任倒是個值得結交的朋友。”
衛慶笑道:“去年有蜀中商賈來我衡山,下臣從他口中得知了一些蜀中之事,那個商賈好像和蘇任很熟,說了很多蘇任的話,其中一句下臣至今難忘。”
“何言?”
“蘇任在蜀中曾與文黨和董仲舒論道,言天下間的事情沒有友情與仇恨,只有利益,無論是多麼仇恨的雙方,只要有共同利益,那就能走到一起;即便是再要好的朋友,利益若相悖,拔劍相向也不是不可能。”
“蘇任想得到什麼?”
衛慶爽一眼:“這應該問世子,世子想得到什麼?”
“我?我只想替母親復仇!”
衛慶搖搖頭:“這不足以說服下臣。”
“那你的意思是,我想得到什麼?”
衛慶靜靜的喝了一口茶,爽一眼,微笑著不再說話了。
離開王府,蘇任的車隊朝著六安的東門而來,出六安往南便是長江,坐船順流而下,過九江,在長江南岸登陸,再走一天是吳國。出吳國境即是會稽。從時間上來算,大約也就五天而已。會稽太守嚴助已經派人送來訊息,越人這段時間還算安靜,不過誰也說不好他們還會幹什麼,所以盼望蘇任儘快抵達,有了聖旨做起事來也就名正言順了。
蘇任走在第一個,他的身旁是李當戶和贏廣濟。車隊的人不多,二百多人,十幾輛車。其中有劉賜和衡山各級官吏送來的禮品,也有他們採購的一些補給。鄱君山一戰,可謂是損失慘重,趁著這段時間休整一下非常有必要。
遠遠的便門口一大堆百姓聚攏一起,將城門堵了一個嚴嚴實實。李當戶一皺眉,大聲喊道:“李敢,過去生什麼事了?”
因為道路擁堵,李當戶將車隊停在遠點的地方,他恪守行軍的準則,絕不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前面鬧哄哄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他不會靠近,就算是危險,也有應對的時間。
李敢很快回來:“城門關了,說是衡山王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為什麼關閉城門?”
李敢搖搖頭:“不知道,那些兵卒也不說,只說沒有衡山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蘇任笑著搖搖頭,扭頭廣濟一眼,兩人都點點頭,沒有說話。李當戶又對李敢道:“你再去,告訴那些兵卒,我等是前往會稽的,衡山王已經應允了,要立刻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