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任負責的太學工地已經具備了雛形,能看清大概的樣子。來自後世的蘇任,對宣傳這一塊做的很好,從剛剛開始建造就在為太學附近的房舍出售造勢,什麼住在長安,盡攬天下;什麼靠近太學,福廕子孫;什麼一棟小樓,溫暖的家,各種說辭層出不窮。

兩個樣板房成了長安乃至周邊有錢人來長安必參觀的地方,從設施到傢俱,再到建築格局,蘇任寫了專門的解說語,僱傭了幾個眉清目秀的俊美少年給參觀者講解,順便也會說太學建成之後,周邊的環境和高檔的生活方式。若不是沒有美女出來幹活,蘇任一定會弄幾個售樓小姐放在這裡。

隨著年關臨近,來長安城的人越來越多,無論是走親訪友,還是回家過年,手頭只要寬裕的人都會來太學工地看看。這天中午,司馬相如滿身大汗的回來,一進門便抱著茶壺猛灌一氣。

蘇任呵呵笑道:“平常斯斯文文的司馬兄,怎麼今日這麼不顧及形象?”

喝完水,司馬相如長出一口氣:“人太多了,都快把樣板房拆了,再過幾天就得排隊了,要不然那兩間小房裡可擠不下!”

“哦?看來生意火爆呀?這是好事!”

司馬相如無奈的笑笑:“什麼好事,看的多買的少,這半個月下定的沒有十個人,還都是買商鋪的,那些房舍一棟沒賣出去!”

蘇任皺起眉頭:“不會吧!怎麼這麼少?早買有折扣,你沒說嘛?”

“說了,怎能不說,可就是沒人買!房屋雖好,就是太小,你看看長安左近,遠處的不說也罷,就是咱們住的東新街,那裡的三進院落也不過千餘錢,這太學附近並不是什麼好地方,小小房舍卻要五萬,只要是腦袋沒病的人,估計都不會買!”

蘇任撓撓頭,他開發長安地產的心意是好的,卻忽視了長安現狀。後世的人居住面積普遍狹小,呈現人多地少的狀態,在開發出房屋之後,立刻會引來競相購買。大漢朝的長安不一樣,龐大的長安城,可以說,一半被皇帝一家佔據,剩下的也屬於權貴所有。這些人,人少房多,完全沒有剛性需求。這還是能買起房的,買不去的平民百姓全都住在城外,別說五萬錢一棟小二樓,即便是五百錢他們也未必拿的出來。

“司馬兄有什麼辦法?”

“降價!每棟萬錢應該能賣出一些!”

“萬錢?那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蘇任的腦袋搖的和撥浪鼓一樣:“權貴不買,商賈總有吧?”

司馬相如笑了:“這樣的房舍,你買不?你也是商賈,而且家資鉅萬,咱們的房舍沒有院子,也沒有倉庫,就是個住人的屋子,這樣的房舍商賈們更加沒有興趣!”

這時候,蘇任才知道自己想當然了。後世的那些房地產廣告雖然做的好,卻只適合後世人。大漢有大漢的特殊性。任何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在不同的環境下,無法照搬照抄。撓著腦袋,蘇任一臉無奈。套用那具經典語錄,想象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媽的!沒人買,老子就送!”蘇任一拍桌子,話說的非常兇狠。

司馬相如看著蘇任:“送給誰?”

“誰有錢送給誰!”

“怎麼個送法?”

蘇任沒有回答,閉著眼睛,皺起眉頭。過了好半天,這才道:“按照捐建太學的名單,將那些捐建太學的人都喊來,就說陛下為了答謝他們捐建太學,每家送一棟房舍,就這麼多房舍先到先得!”

“為什麼要送給那些人?若要送人,城外那些無家可歸的不是更好?”

“不為什麼?就因為人家給錢了!”

司馬相如雖然無奈,還是按照蘇任所言,挨家挨戶通知,發出邀請的帖子,得到準確的訊息,匯總之後交給蘇任。對於司馬相如的嚴謹,蘇任很佩服。他的話只說了個大概,怎麼操作完全沒有方案,司馬相如全都一件件的補充上。

年關前三天,長安城已經張燈結綵,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更是一派過年的熱鬧。太學工地也很熱鬧,一輛輛馬車穿過街巷,來到太學工地前,在幾個小廝的引領下,將馬車停在臨時開闢出來的停車場。這才邀請裡面的客人出來,步入準備好的樣板房中。

賣,需要對應的買方。送,就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不到中午,樣板房中已經聚集了上百號人,這些人都是長安城的權貴,有大有小,相互見面打著招呼,一派其樂融融。作為年關的禮物,雖然看不上這小小的一棟房舍,總比沒有強,要不然自己捐出來幾萬錢,什麼都沒有得到,心裡自然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