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機會就要等(第1/2頁)
章節報錯
崔成儒的馬車還沒有停穩。人已經下來了。急急忙忙就往蘇府裡面跑。老頭子滿頭大汗。腿腳既然很利索。幾個僕人被遠遠甩在後面。石寶正在門口和幾個護衛說話。見崔成儒的樣子。笑呵呵的道:“老爺子。這麼著急。”
崔成儒一邊往裡跑。一邊和石寶打招呼:“大事。有大事。”
司馬相如在院中看書。搖頭晃腦。嘴角帶著笑容。不知道看到了什麼高興的地方。崔成儒衝進來。滿面堆笑:“司馬先生。蘇先生何在。”
司馬相如見崔成儒的樣子。笑道:“看來是有好事呀。咱們家這些天總有好事。文太守順利出獄。今天不知道崔先生又帶來什麼好訊息。”
崔成儒很興奮:“的確是好事。第一時間更新 天大的一個好機會。”
正在兩人說話之計。蘇任和文黨從後院出來。這些天以來。蘇任便隨侍在老師旁。雖然文黨是個老夫子。別的事教不了蘇任很多。各種古文和佶屈聱牙漢代文法和文字給了蘇任很多幫助。自從來到大漢朝。蘇任每時每刻都在學習。漢代的文字。漢代的禮法。甚至衣著都是蘇任學習的目標。越學習越覺得這其中有著很深奧的道理。
文黨看見崔成儒。知道肯定是來找蘇任的。便遠遠的對崔成儒點頭示意。停下腳步不在往前走了。蘇任施一禮:“老師見諒。估計又有什麼大事。學生去處理一下。第一時間更新 ”
文黨點點頭:“你是做大事的。陪著老夫這些天真是難為你了。”
蘇任笑笑:“這些天能隨侍老師側。學生學到了不少東西。今後還希望多留在老師邊。”
文黨點點頭。沒再說什麼。轉又回後院去了。大堂上幾人坐定。有人奉上清茶。崔成儒擦了一把腦門上的汗。一口氣將茶水喝乾:“先生。好機會。好機會呀。”
蘇任和司馬相如都望著崔成儒。崔成儒笑了笑:“在下這些天為了董姑娘見董先生的事奔波。到現在還是沒有辦下來。有負先生所託。一直不敢過來相見。今不得不來。這可是天大的好機會。”
司馬相如笑道:“崔老先生怎麼還賣起關子來了。說了半天都不說正事。”
“怪我。怪我。”崔成儒自嘲兩聲:“看我。都糊塗了。在下雖然沒能辦妥董先生的事。不過在下打聽到一件事。陛下這幾天準備去平陽。”
“平陽。”
“是。平陽。陛下的姐姐平陽公主。嫁給平陽侯曹壽。所以封為平陽公主。陛下與平陽公主乃是一母同胞。姐弟的感很好。此次太皇太后因儒生之事將陛下圈在皇宮之內。每隻能帶人遊於上林苑。這幾不知為何。陛下忽然提出要去平陽看望平陽公主。太皇太后竟然答應了。”
“何時動。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蘇任連忙問道。
崔成儒想了想:“就在這兩。”
司馬相如道:“果然是個好機會。陛下離宮本就不易。平陽距離長安不遠。我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若能見到陛下。董先生說不定就能出冤獄。”
崔成儒帶來的訊息讓蘇任和司馬相如都有些激動。蘇任不是沒想過這種可能。歷史中漢武帝因太皇太后竇氏之間的鬥爭。也曾經去過平陽公主府躲避。只是蘇任不知道時間。另一個原因是。蘇任的到來讓大漢的很多事已經發生了變化。他不肯定劉徹會不會按照原來的軌跡還去平陽。
平陽公主因嫁給平陽侯曹壽封平陽公主。平陽侯曹壽乃大漢開國功臣曹參的子孫。當年劉邦開國。大封功臣。曹參以戰功累累列為第二位。僅次於相國蕭何。被封為平陽侯。建平陽侯國。按照現在的地方來說。大約就在山西臨汾附近。離都城長安不到五百里。
蘇任長出一口氣:“果然是個好機會。沒枉費我們等了這一場。看來陛下假託曹壽別院和諸臣子之間溝通的事被太皇太后發現。這才迫不得已只能前往平陽公主府商議大事。也給了咱們機會。崔先生。再勞煩你將陛下這次出行的事打探清楚。包括兵馬儀仗。何人陪同越清楚越好。”
“諾。”崔成儒連忙抱拳:“先生放心。第一時間更新 這次就是賠上老命也一定弄清楚。”
又說了幾句閒話。崔成儒告辭去辦自己的事。蘇任便和司馬相如商議他們的計劃。既然劉徹要去平陽。那無論如何就得見一面。這如何見面也是有講究的。突然出現必會被皇帝的護衛當成刺客。殺了也是白死。何況這麼大的動靜。館陶公主不會不關注。就算見了面。若是讓館陶公主知道。蘇任等人的小命也是不保。
最好的方法便是能進入平陽公主府。卻不讓人發現。然後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面見劉徹。可這不是件簡單的事。公主府堪比王公大臣。有私兵有護院。若有細立刻就會被發現。想了半天都沒有什麼結果。第一時間更新 兩個人不僅惆悵起來。眼睜睜的看著好機會溜走。心裡都覺得可惜。
霍金興沖沖的進來。手裡提著一杆長戟。通體烏黑。連戟都是黑乎乎的沒有一點光亮。這杆長戟全部用鐵鑄。戟杆和戟連為一體。就是一塊鐵疙瘩。霍金揮舞兩下。帶著風聲。吹到臉上有些疼。
蘇任眉頭一皺:“把這東西拿進來幹什麼。這是你練戟的地方。”
霍金嘿嘿直笑:“二哥剛送給我的。說今後它就真正屬於我了。大哥。你還記得二哥在梓潼外三仙觀拿出來的那個袋子嗎。裡面裝的就是這。”
蘇任立刻想起來。那時候就覺得這東西不簡單。現在看來他的猜測不假。這根長戟很有可能便是當年西楚霸王項羽的兵器。沒想到冷峻真的送給了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