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冬拉著六個人,仍舊到了銅鑼灣的避風塘。

這一回,停在一個庫房前面。

車剛剛停下,老陳就從屋裡出來。

這幾天,已經幾次跟老陳打交道,算是熟人了。

“老陳,你家修房子的人,我給你找來了。一共六個,一會兒還有五個。我要再跑一趟,才能給你送來。”

“多了五個?”

“是啊,家裡沒事兒幹,出來賺點錢。放心,三姐的親戚,都是實在人。”

“好,那就送來吧,我這裡等一下,一塊兒送過去。”

“九龍那裡的宅子還能修麼?”

此時,日軍和英軍已經在九龍交戰。按照原來的計劃,這些人將被送到九龍的佐敦道和花園街兩個交通站。

趙立冬不知道那裡是否安全,交通站是否有改動,他要回去給三姐一個答覆。

“放心,那裡的風水沒問題。今晚上就會開工。”

老陳的意思是,人到了就會轉移,不會受戰事影響。

老陳這條線,跟王永祿的不同,他是周成的暗線。他既然這樣說,就有把握。

趙立冬開啟車門。

“各位,這位是老陳,你們就在這裡下車,他會安排你們回家。”

“謝謝你。”

幾個人下車,趙立冬就開車回去,跟三姐說了情況,又把另外五個人送了過來。

此時海邊已經停了一艘駁船,老陳帶著20來個人上船,隨後回來。

駁船開走了,老陳走了過來,遞給趙立冬一支菸。

“謝謝你。”

“不用客氣。要說辛苦,還是你們。但願這些人能夠體會到你們的苦心,記住你們的付出。”

這些人都是知識分子,趙立冬不認識他們,但是周成找趙立冬幫忙,他就毫不猶豫地接受接受了。

“他們都是人才,是國家和民族的精英。只要他們能做對國家和民族有益的事情,我們的付出和辛苦就是值得的。”

“好吧,再見。”

“再見。”

對於老陳的話,趙立冬完全理解。

老陳的願望是好的,付出是無私的,但願那些人都能達到他期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