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立冬返回紐約,就跟愛彌兒和沃爾夫商量暖流公司上市的事情。
上市與否,只是一個經營策略的問題。只要不影響公司盈利,是否是上市並不是不可以談論的問題。
愛彌兒和沃爾夫沒有明確表示拒絕,只說觀察一下形勢再說。如果將來業務量大幅度增加,需要籌集更多的資金,他們也不反對上市。
至於是否需要做好前準備,沃爾夫認為,沒有必要過早下手。
在美國上市,比較簡單。到時候請一個專業公司幫助打理有關事務就行。只要花一筆錢,效率還是很高的。
趙立冬也覺得兩人有道理,就通知了基恩夫人。
基恩夫人覺得他們不反對上市,也就同意了他們的方案。
至此,趙立冬此次來美國的事情,已經基本上辦理完畢。
陳教授他們在格林製藥的學習時間,一共是四個月。他們將在美國偷襲珍珠港之前返回中國。
剩下的時間,就是在美國安心學習。
儘管愛彌兒依依不捨,留趙立冬多呆了一天,趙立冬還是離開了紐約,返回香江。
此時幸子和伊芙琳在滬海,柳德米拉去了滇緬公路和春城,準備在春城建立據點。
香江這裡,只剩下王永祿和朱邑人打理生意。
暖流商行做的主要是轉口生意,業務比較集中,也不需要多少人力,兩個人倒也照應得過來。
德國進攻蘇聯引發的轟動,早已經波及到了香江。
媒體上關於世界大戰的訊息越來越多。關於日本可能擴大戰爭規模的訊息,也越來越多。
儘管日本人對香江媒體的所謂反日報道提出越來越多的抗議,但是關於日本的負面訊息還是越來越多。
只是在港英當局的壓力下,不直接提“日本”的字樣,而是用□□來代替。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那說的就是日本。
關於日本可能進攻東南亞和香江的說法,也越來越多。
不少人想離開香江,但是卻發現自己幾乎無處可去。
內地比較發達的東北、華北、華東、華南,都已經在日本的控制之下。
傳統上香江人去的比較多的東南亞,也可能是日本人的進攻目標。
英國幾乎已經被打趴下,歐洲是德國人的天下。
此時唯一安定的是美國,但是那裡又不是香江人傳統的移居地。想到美國去其實比較難。
況且就算是去了,又怎麼生存下去?
香江人處於不安和焦慮當中。
當然,有些人是不在乎這些的,因為他們是有錢人。
在不少有錢人看來,不管是誰統治香江,都不會耽誤他們享受。
這些人有不少是從滬海和內地其他城市逃過來的。
原來的香江,其實是一個比較傳統的社會。自從內地的大城市,尤其是從滬海過來那些人,帶來了滬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