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地獄級難度(第2/2頁)
章節報錯
中國這方面的人才雖然不多,但是仍然有不少從國外留學歸來的人才和本土培養的人才。
現在是戰爭時期,這些人學無所用,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
如果自己給他們提供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和科研、生產環境,再給他們一定的報酬,一定能夠招攬到優秀人才。
在技術、工藝方面,趙立冬還有一個巨大而獨特的優勢,那就是他了解青黴素研發的技術路線和生產工藝流程。
目前,即使美國在這方面,也處於探索和實驗階段,沒有成熟的生產工藝和確定的技術方向。
但是作為穿越者的趙立冬,知道後世的技術方向和成熟的的工藝流程,可以大大減少試錯成本。
這一點,要歸功於趙立冬的表哥。
他前世的表哥就是製藥專業畢業的,曾經力勸趙立冬學習製藥專業,經常帶著趙立冬到製藥廠去參觀,給他介紹各種裝置和製藥工藝流程、原材料等等。
表哥介紹的,恰恰就是青黴素的生產技術和流程。
趙立冬雖然不完全懂,但是基本的原理、技術、步驟、流程是知道的。
雖然那個時候瞭解的是第三代技術,但是反推到第一代技術、工藝,是完全做得到的。
在這個方面,即使跟美國的製藥公司比起來,趙立冬也具有重大優勢。
“這得一大筆錢吧?”
周成儘管不懂青黴素,但是也知道,建設這樣一座工廠,那是絕對要花一大筆錢的。
“沒錯,卻確實需要一筆巨大的投資,我算了一下,至少需要三四百萬美元。”
“三四百萬!”
這遠遠超出了周成的想象。
“即使三四百萬,還不能很快見效,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才能成功。”
兩年時間裡,還要不斷地追加投入。即使趙立冬知道了技術路線和生產工藝,也不是有了裝置和原料就能生產出來合格產品的,中間有大量的技術細節和海量的工程要做。
實際上,如果想達到工業化生產,至少還需要增加一倍的投資才行。
“你到哪裡弄這麼多錢?我們確實拿不出來錢。”
唉,紅黨窮啊。好在我從來就沒指望他們能拿出錢來。
“不用你們拿錢,我來解決資金問題。”
“你有那麼多錢麼?”
周成知道趙立冬有錢,但是他也想象不到,趙立冬會有幾百萬美元。
“雖然沒有,但是我們可以採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來解決錢的問題。”
“你怎麼解決?”
即使去搶日本人,怕是也沒有地方能搶到這麼多。
“首先建設一個生產磺胺的工廠,我們賣磺胺賺錢。”
磺胺已經大量使用,技術和工藝已經成熟。裝置、原材料都已經固定,可以從市場上買到。
從價錢上來說,雖然也比較貴,但是趙立冬還能夠承擔得起。
技術和工藝問題,趙立冬想讓史密斯夫人去解決。
如果她解決不了,也沒有關係,大不了趙立冬費點事兒,到格林製藥去偷藝,去竊取技術、工藝檔案就完事兒。
對於一個懂得技術的優秀情報人員來說,這點事兒簡直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