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冬不指望改變李玉林,也從沒想過把他拉到自己的陣營裡面。

僅僅是自己的手下們,都讓他頭痛,感覺難以完全控制,何況外人呢。

倒不是說他們就是什麼投機分子,而是他們就是那樣的人。

身負使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他們和會跟自己並肩作戰。

到目前為止,在趙立冬的領導下,遠東情報組取得了驕人戰績,總體上合作的還算不錯。

但是遇到逆境的時候,面對嚴酷環境,生死關頭,他們還會跟著自己,不惜犧牲,赴湯蹈火麼?

趙立冬對此表示懷疑。

自己的手下都是如此,何況李玉林呢。

現在可以合作,並肩作戰,但是抗戰勝利之後呢?

那個時候,大機率會成為敵人。真的發生衝突那一天,李玉林會對自己手下留情麼?不會。

自己會對他手下留情麼?也不會。

當然,這並不妨礙現在表達一下感慨。

“李兄,這只是你的想法,那些人可未必是這麼想的。還記得崇禎皇帝是怎麼死的麼?”

“記得啊,煤山上吊死的。”

“他為什麼上吊?”

“國破家亡,走投無路。”

“為什麼走到這一步?”

“群臣誤我。”

“是啊,當初李自成圍攻京城時候,有人建議遷都金陵,以利再戰,可是群臣堅決反對。因為皇上一走,京城必然陷落,大臣們的宅子、土地、鋪子什麼的,就都沒了,所以他們要皇上死守京城。”

“但是當崇禎要他們拿出錢來,給士兵們發餉的時候,卻沒人願意出錢,一個個的都哭窮,說自己沒錢。”

“皇帝死了,劉宗敏把他們吊起來打的時候,一個個的,十幾萬、幾十萬兩銀子就有了。”

“後來清兵入關,奪了他們的錢,他們的宅子,他們的土地,殺的他們人頭滾滾。最後怎麼樣?剩下的人還不是投靠了清朝,當了順民?”

“朱世光、宋煙客之流,投奔了日本人,還是照樣享受榮華富貴?他們如此,別人就不會這樣想麼?既然在日本人手下都能照樣享受榮華富貴,何必還要散盡家財抗戰呢?”

“你說的有道理的啊,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還是頭一回聽說這個道理。”

“沒學過歷史麼?”

“學過啊。”

“老師沒教過你這些道理麼?”

“沒有老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