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燙手山芋(第2/2頁)
章節報錯
行動處很快就把洩密案的卷宗送了過來,甩掉了這個燙手山芋。
趙立冬就開始閱卷。
這個案子表面是經濟情報洩露,實際上也是軍事情報洩露。
情報的主要內容,是關於交通工具的。主要有三個部分。
一是國統區的鐵路情況,包括鐵路里程,客貨車的車頭數量和車廂數量。
二是國統區的水上通航水道和里程、火輪船和大型帆船的數量。
二是國統區的公路通車裡程、卡車數量,尤其是滇緬公路上的汽車數量,數字比較準確。
滇緬公路上的汽車,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政府所有的貨車,包括各地、各級政府和軍方的軍車。
二類是各種公司所有的卡車數量,這些卡車也參與滇緬公路的運輸,屬於商業性經營,賺取運費或者給自己公司運貨。
第三類是私人貨車,基本上靠給人運輸貨物賺取運費。
這份情報的價值在於,可以透過道路和車輛、船隻的數量,推算出貨運量。
用在軍事上,可以推算出運兵能力和補給能力。
尤其是滇緬公路的情況更為詳細,可以推算出外國流入中國物資的數量,這對於經濟和軍事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這份情報是情報處經濟科二組的組長在今年三月份統計匯總出來的。但是這位組長在三月份的轟炸中被炸身亡。
這份情報是九月份被汪偽76號特工總部的臥底發現的,從時間上看,可以直接排除這位組長洩露的嫌疑。
除了組長,二組一共有6個主要的組員能接觸到這份情報。其中3位組員從今年2月份就外出,一直到現在也沒回來過。
他們外出的時候,這份情報還沒有出來,所以也排除了嫌疑。
剩下的還有六個勤雜人員,但是都不識字,也沒有接觸情報的許可權。他們的工作,主要是在本部和外面做一些跑腿學舌的工作。
行動處也對這些人進行了調查和甄別,排出了他們的嫌疑。
最後就剩下了現在抓到的三個人。
1號嫌疑人吳秋麒,28歲,高中畢業,身高160,父親吳嶽麓是渝城警備司令部一個少校軍需官。級別雖然不高,但是他的小舅子,也就是吳秋麒的舅舅楊德佔,是渝城警備司令部的副司令兼憲兵司令。
楊德佔是黃埔六期,代學農也是黃埔六期。
吳秋麒的妻子是一個小學教師,夫妻育有一子,今年2歲。
有一個弟弟吳秋麟,在渝城經商, 經營一家運輸公司。有一艘排水量500噸的火輪船和九部卡車。沒有什麼政治傾向。
2號嫌疑人馮千帆,36歲,大學商科畢業。妻子是渝城一家醫院的護士。兩人育有兩女一子,大的是女兒,今年12歲。還在讀書。不過因為學校停課,目前在家。
馮千帆的父親是交通部的一個科長,一個芝麻小官兒。但是他的伯父是國防部第一廳的少將高參。
國防部二廳其實也屬於軍統系統,跟一廳的人,即使不熟,也是抬頭不見低頭見。這位是黃埔四期出身,比代學農的資格老,跟常凱申的侍從室第一處主任李巍關係密切。
3號嫌疑人李明生,33歲,師範畢業,加入軍統前,是一位中學教師。父親是渝城大名紡紗廠的廠主,家境富裕,妻子在家當全職太太,夫妻育有兩子,一個九歲,一個六歲。
三人都堅決否認自己是洩密者,即使用刑,也沒有承認。
從口供上,也看不出有什麼破綻。調查三人幾個月的行蹤,行動處也沒有發現什麼有價值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