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勃然大怒(第2/2頁)
章節報錯
“能。”
“好,咱們坐一個車,你再跟我說說。你放心,我一定給你個公道。”
代學農手說完,轉向韓立波。
“立波,你留下,可以四處走走,見見以前的老朋友。如果有人問你們的事兒和玉林的事兒,就跟大夥兒說說。如今抗戰艱難,一些人悲觀失望。我們需要勝利的訊息,鼓舞一下士氣,讓大夥兒都高興一下。”
“是,局座。”
韓立波明白局座的意思,就是叫自己把事情張揚出去,趁機把鄭傑搞臭。
代學農他們走了之後,韓立波就去拜訪以前的老同事。
這些人,如今大多都混出了頭兒。一些人成了科長,差一點兒的也當上了組長。
韓立波回來的訊息,他們已經知道,但是因為被軟禁,也沒人敢來接近他。
這回聽說韓立波立下了功勞,就紛紛過來。
韓立波就把孤島新行動戰績,渲染了一番,說成是香江站的功勞。好像他自己也參加了行動一樣。
至於本部這邊,則神秘兮兮地暗示,實際上是局座暗中指揮了香江站行動。
雖然他沒有明說,但是人們自動腦補,就覺得一定是局座運籌帷幄的結果。
孤島行動的戰果,也確實令人興奮。可以說,從軍統的前身到現在,這是最為成功的行動之一。無論是戰果還是自身損失之少,都達到了一個頂峰。
雖然是跟英國人合作的,但是韓立波故意淡化了英國的作用。話裡話外的意思,香江站才是這次行動的主導。
反正別人也不知道內情,他說什麼就是什麼。隨著故事的傳播,李玉林和韓立波也就成了英雄式的人物,而鄭傑和孫彥望,則成了小丑式的角色。
人們都知道鄭傑和局座不合,那些平常跟鄭傑和孫彥望不對路的人,也都樂得看他們出醜。一些人甚至開始盤算,怎麼能從這次事件中得一些好處。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一次最大的贏家,除了局座,就是李玉林和韓立波。有的人甚至預言,李玉林將回到本部,接替孫彥望執掌司法處。韓立波從資歷和能力上,都有資格接替李玉林,執掌香江站。
至於鄭傑,原本就是華北區區長。但是華北早已經淪陷,是日偽的地盤,鄭傑一直呆在大後方,不願意到華北去就任。
但是這一次,恐怕要前往華北去了,別想在大後方享福。
至於英國特別行動處那個李傑克,雖然未曾謀面,但是不少人早已經知道了他的大名。
先是給弄來了藥品和電臺等電子器材,然後跟香江站合作破獲了恆隆公司日本間諜案,繳獲了密碼本。這一次,又跟香江站合作了孤島行動。
用不了多久,還會來到本部,進行更多的合作。不少人還是很有些期待的。
平心而論,李玉林和韓立波雖然也算得上是比較優秀的特工,但是無論是在採購藥品、電子器材,恆隆日本間諜案和孤島行動中,兩個人的作用都很有限,基本上就是個配角而已。
兩個人屬於運氣好,遇上了趙立冬,稀裡糊塗就立了大功。
兩個人甚至都沒有意識到成功的真正原因,尤其是孤島行動成功的主要原因。
孤島行動中,人的因素固然重要。但只有遠東情報組四個人和李玉林算是比較成熟的特工。盧廣大他們,不過是一些外圍人員而已。
最主要的原因,是趙立冬充足的經費和他的技術背景,錢和技術發揮了關鍵作用。
這其實是情報活動中一種新的趨勢,只是現在各國情報機構都沒有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
現在的主流的方式,還是傳統的人工獲取情報方式。懂技術的,不懂外勤,都在家裡做內勤。
出外勤的,不懂技術。所謂的技術,也不過是發報,譯電、監聽之類的,頂多算是使用裝備。
象趙立冬這樣的,既能做內勤,又能出外勤,還能自己製作、維修裝備,應用技術的全能特工,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