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媒體,莫小蝶的主治醫生介紹了莫小蝶現在的治療情況,表示病情已經得到了控制,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出院了。

這是一個讓人欣慰的訊息。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痊癒了。

這個病是不能根治的,以後還是得配合治療。

莫小蝶臉上的斑瘡消失了大半,沒有以前那麼恐怖。

有的人長痤瘡比她臉上這個都要嚇人。

難看依然難看,但沒有一開始的時候那麼讓人感覺噁心了。

大號背景板秦昆還是努力的給自己爭取到了發言的機會,向媒體介紹了公司對莫小蝶的安排:

“現在就是給她治療,不管是住院期間的治療,還是住院之後的治療,治療費用都由公司負擔。”

“工作上面,我們聽從醫生的指導,在她不能工作的時候,絕不會給她安排工作。以後就算是她可以直播了,也會控制她的直播時間,不會讓她勞累。”

“我們公司會直播帶貨,但是我可以向大家承諾,任何時候都不會讓小蝶帶貨。”

他還透露了一個訊息:“這段時間,小蝶得到了社會上很多人的關心,有保健食品廠商想要跟我們合作,讓小蝶來給他們帶貨,還給出了十萬以上的酬勞,但是被我們拒絕了。在這裡我們要強調一點,我們天元傳媒,任何主播都不會給保健品帶貨。”

——雖然他先前對柳青讓他拒絕這樣的合作有一些不滿,可這不妨礙他將這一點拿出來吹噓,給自家的公司立形象。

媒體記者當然都知道那些保健食品是些什麼玩意兒,聞言都肅然起敬——直播帶貨界竟然還有拒絕這個的,簡直就是一股清流。

柳青雖然有著很強的表現慾望,但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怎麼會說話,所以也沒怎麼說。

說的幾句話,也都是正能量的話。

可能別人會覺得他這話挺乏味的,但至少不論什麼時候把他的話拎出來,都不會挑出毛病來。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能夠在媒體上說幾句正能量的話,他就很滿足了。

要是能在電視臺的新聞裡面露一下臉,那就更滿足了。

不過他已經學會了怎樣偽裝自己的情緒,並沒有表現出第一次接受採訪那種緊張興奮得勁頭來,顯得很平靜的樣子。

結束這一次採訪後,送那些媒體出去時,那三個年輕的女記者都加了柳青的微信,其中有一個是電視臺的記者,當場表示現在新聞臺有一個本是年輕企業家的專題報道,希望能夠給柳青做一個專訪,把他也加入到這個專題報道中去。

柳青內心激動得都快要顫抖了,表面上還是很矜持的,微笑著接受了這個邀請。

雖然這幾家媒體都是自己申請過來採訪的,可採訪完後,他們每一個人都收到了天元傳媒的紅包。

不多,每個人就有千塊錢,算是車馬費。

採訪的加上拍照的拍影片的,一共也有十來個人,那就是一萬塊錢的紅包送出去。

不算多,也不算少。

不送當然也可以,但送這些紅包出去,至少可以讓他們在報道的時候,用詞更加講究,會偏向於選擇褒義詞而不是貶義詞。

這也算是行業潛規則。

不懂這個規則的,有時候就會栽大跟頭。

採訪的這幾家媒體,最先給出新聞報道的是那兩個入口網站。

人家網站的效率很高,當天晚上就給弄出了報道,並且進行了熱門推送。

柳青看了一下那兩個入口網站的報道,整體還是比較客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