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正月十五,新年就算是過去了。

正月十五,柳青又給公司的員工發了一波紅包,新入職的劉巧也收到了紅包。

這個時候劉巧已經和喬木確定了關係,住在柳青這裡也慢慢的習慣了。

休息的時候,還會幫著家裡做點家務活,做做清潔,有時候會去廚房打打下手。

人還是挺勤快的,和大家相處也算是融洽。

就看在喬木的面子上,也沒有誰來難為她,何況這裡也沒有誰有那個難為人的習慣。

而且這個女人也不惹人討厭,不會把別人對她的好視作理所當然。

開始那幾天,她連早餐都不好意思過去吃,每一次吃晚飯都是別人叫了她才好意思過去。

中午休息的時候也沒有跟著喬木一起回去,而是留在公司,將收集起來的廢品弄出去賣掉,然後在外面最便宜的館子吃一碗麵。

為了省一點錢,她都是在離公司三四里的麵館吃的飯。

有時候就啃一個麵包,抵得住肚子餓就可以了。

反正晚上回去後可以吃一頓好的,能夠把營養補起來。

混熟了之後,也幫著家裡做家務,付出了自己的勞動,才好意思去吃飯。

兩個人就住在那一個一二十平米的房子裡面是實有面積而不是公攤面積她已經覺得住宿環境很好了。

跟著一起吃飯,還吃得那麼好,更是她意想不到的好處。

這也是一個十七八歲就出去打工在底層打拼了十一二年的成年人的覺悟。

沒有被人寵過,一直就是靠著自己一個人,所以知道世事有多艱難,知道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著自己的付出來換取。

要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就不一定有這份覺悟了,滿腦子的都是既要還要,把一切的饋贈當做理所當然,甚至還覺得不夠。

和喬木確定了關係之後,又過了十多天的時間,才買了一輛腳踏車騎著去上班,不過不是她原計劃要買的二手單車,是一輛新車,在井夕夕上買的,花了一百多塊錢,自己組裝起來,然後每天早上騎著上班,每天晚上騎著下班。

這筆錢是她自己出的,那個時候雖然還沒有發工資,但是她賣廢品都已經賣了一千多塊錢,買這麼一輛單車犒勞一下自己還是可以的。

和喬木在一起後,她發現生活中有個男人也挺好的,這個男人也挺好的。

至少目前沒有看到喬木有什麼暴力傾向,對她還挺珍惜的,有時候甚至小心翼翼得有些過頭的樣子。

以他們兩個人的工資條件,完全用不著寄人籬下,可以在外面租一套房子,過上更體面的生活。

但是她沒有那樣的念頭。

在這座城市租一套房子,擁有著比他們現在更好的住宿環境,需要的錢太多了,比她一個月的工資都要高很多。

還要自付水電費,自己開火的話,那花的時間就更多了。

她覺得完全沒有必要為了那一個所謂的體面空間而浪費那個錢。

把錢用在別的地方更好。

一個三十歲的人,考慮的東西跟年輕的女孩子不一樣,會更加現實。

比如說兩個人以後生孩子,撫養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錢,把他培養成才又需要多少錢。

一想著這個,就不會有多大的消費衝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