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房間,以前蘇毅回老家就住那裡,現在也是作為客房存在,已經被收拾了出來。

葉默留在下面,但他不怎麼喜歡跟人說話,也不怎麼在意別人尷尬不尷尬,別人問他話,他就一臉茫然的看著對方,一副聽不懂的樣子,這樣的表情做了幾次,也就沒有人來問他什麼了。

留守在家裡的除了老人就是小孩,現在小孩子都是接受的普通話教育,說普通話沒問題,不過男的沒有一個小孩子,都是老人家。

那些老人還真說不來普通話,而且當著那麼多鄉親的面,也不好意思學著說他們自己都覺得奇怪的普通話。

人挺多的,蘇老二父子倆就在下面和那些人說話,華子都散發了幾包。

一根一根的敬菸,但是遭不住人多,發個幾次,幾百塊錢的煙就沒了。

不過到了吃飯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沒好意思繼續留著,回到了自己家。

留在這裡的都是蘇家的人,一家只留下了一個作為代表,一共也有十來個家庭的。

都是蘇家沒有出五服的人,來了這麼一個闊綽的親戚,當然都想套一個近乎。

蘇綺和柳青下來吃飯的時候,看到桌上坐了那麼多人,都有點懵逼了。

她有些後悔留下來吃飯,當時就應該直接離開。

主要還是抹不開面子,父親就葬在這個地方,還要靠著這邊的人照應,以後每年清明都會過來掃墓,關係弄得太僵了也不好。

只能硬著頭皮坐下來跟那些一點都不熟的人一起吃飯。

蘇老二又做了一番介紹,她也在努力的記著,免得明年過來的時候對錯號,那就尷尬了。

不過明年再來,能不能還記得誰是誰,她也沒有信心。

去年她父親的喪事在這裡辦,她也見過這些人,但今年見面,大部分還是不認識。

十八道菜擺在餐桌上,有葷有素,倒是顯得挺豐盛的。

蘇家人一個個的對蘇綺和柳青都很熱情,甚至連黎晗、葉默這兩個僱員都照顧到了,就怕冷了了他們。

柳青在這裡都沒有用上方言,說的就是普通話。

——他擔心一不小心說出了方言,就沒有辦法裝作聽不懂他們的話而逃避某些問題。

蘇老二以前跟著他哥去工地搞建築的,普通話沒問題,可以跟他們交流。

另外那些人,也就幾個年輕時出去打過工的能夠交流,別的真的困難。

出去見過世面的人說話還是相對的情商要高一點,會考慮一下對方的感受,畢竟出去討生活,一點情商都沒有的話,會過得很慘。

有些老年人一輩子就窩在農村裡面,說話沒有顧慮,會讓人很尷尬——倒也不是說人有多壞,只是不懂得顧慮別人感受而已。

在吃飯的時候,就有一個七十多的老頭笑眯眯的問黎晗多大了,有沒有物件,又在那裡嘮叨著他孫子二十多歲了長得很帥還沒有物件什麼什麼的。

黎晗其實聽得懂一些,但是她只能裝作聽不懂。

蘇老二都覺得尷尬。

大家拼命的把話題往別的方面引,可怎麼都引不開,老人越說越有勁,看到黎晗好像聽不懂的樣子,又讓蘇老二用普通話來問。

蘇老二無奈得很,只能用普通話問黎晗:

“黎秘書,我七叔想問一下你,有物件了沒有?他有一個孫子也在粵省工作……”

黎晗:“我啊?我有物件了。”

直接終結了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