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忽悠高層,有點太天真了。

不過,投入到科研事業中,這個是能夠對社會產生實實在在的好處的。

當場他就表示:“我們天元集團這幾年注重於扶農,先後投資了數十家鄉鎮企業,給當地提供了一萬多個工作崗位,滿足了一萬多個農村人口就近上班的需求。今後的發展,將會側重於高新技術的投資研發,為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這段發言得到了高度肯定:

“你們做得對,不管是提供就業崗位還是投資高新科技,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

就這樣一番交流,柳青已經確定了接下來幾年時間裡天元集團應該走的路。

他們優先要做的不是一個賺錢的企業,而是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企業。

貢獻越大越好。

當然錢還是要努力的賺,可賺錢不能當做首要目標,必須要有社會責任感。

或者說,必須要表現出社會責任感。

領導看著呢!

在這半個小時的交流中,每個人都和網頁無法顯示進行了合拍,拍出來的照片當場就傳送到了他們的微信上。

交流結束後,還有人微笑著和柳青互換了名片,柳青對此人有一點印象,知道是跟在網頁無法顯示身後的人。

從電視臺出來,上車之後,這才拿過名片仔細的看。

看到那個頭銜,心裡就是一驚,然後就是狂喜。

能夠得到這樣的人物的聯絡方式,簡直就牛逼大發了。

回到了酒店,也不過是晚上十一點左右。

吃夜宵的時候,拿出手機,開啟微信,就看到了百多條訊息,都是恭喜他接受表彰的。

點進朋友圈一看,他的朋友圈也被他接受表彰的事情給刷屏了。

——畢竟這是他的朋友圈。

他看著自己微信上收到的清晰的合拍照片,有一點猶豫了——要不要發出來炫耀一下呢?

發出來炫耀,好像自己在跟風一樣。

可是不發出來炫耀,這麼榮耀的事情都不炫耀一下,實在憋得心裡難受。

猶豫了好幾秒鐘,終於還是點開了朋友圈那個小小的相機標誌,選擇了圖片,然後配上了一段文字:

“慚愧,我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貢獻。”

釋出之後,又寫了一段謙遜得體的回覆,點開那些給自己發祝福訊息的好友,一下子點了一百多個,進行了群發。

還有那麼十幾個,讓他覺得群發有些不禮貌的,就一條一條的回覆。

其中就包括蘇綺等人。

他以為這個時候蘇綺已經睡著了的,沒想到自己的回覆一發出去,就收到了蘇綺的回覆:

“現在回酒店了吧?”

柳青:“是啊,剛回酒店,點了宵夜,還沒有送來。”

蘇綺:“你這個時候給伱媽打一個電話報報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