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章 轉移(第2/3頁)
章節報錯
按照每小時的銷售資料來講,比不上葉默帶貨的成績。
可是,葉默那是第一次帶貨,他的粉絲們錢包都還是鼓的,掏得多一點那很正常。
而秦昆基本上是一個星期帶一次貨,五一黃金週的時候還來了一個三連帶,多有錢的粉絲都經不住那樣掏。
能夠取得這樣的銷售成績,主要還是天元傳媒這幾個月的時間培養出了大量的購物粉。
秦昆在痘印平臺的賬號,關注者都已經破千萬了。
沒有掛鐵的情況下,直播間的線上人數也長時間在十多二十萬的水平。
他這個直播間給平臺創造了很大的利潤,平臺給他的流量推送也很可觀,每分鐘都有大量的新人刷進來。
有足夠的流量進入,貨品質量和價格又能打,取得這樣的銷售成績就不足為奇了。
至於葉默那天的銷售成績,是在真實線上人數不到十萬的情況下獲得的,說出來就有點嚇人了。
那屬於粉圈經濟,跟秦昆直播間的粉絲構成不一樣,沒有什麼可比性。
葉默給天元傳媒帶來的是粉圈思維的消費者,和天元傳媒這幾個月著力培養的理智購物粉有比較大的區別。
理智購物粉才是天元傳媒的基本盤,他們會更多的比較各個平臺的貨品價格,確認這個直播間帶的貨品是最優惠的才會下單。
而天元傳媒的優勢,就在於他們現在已經透過自己的銷售規模掌握了議價權,可以拿到全網最優惠的帶貨價格,不怕對比,甚至還歡迎這樣的對比。
真正能夠做大做強的直播帶貨團隊,走的都是這樣的線路,那個才是直播帶貨的未來。
靠著坑蒙拐騙,口碑崩了,就很難走下去了。
嗯,除非在天災人禍面前進行大額的捐款,然後花更多的錢來推廣這樣的善舉,這樣才能挽回口碑,繼續忽悠粉絲野性消費。
天元傳媒不會走那一條路,只會走一條穩妥的路。
從蘇毅當初的設計來看,投資那麼多中小企業生產產品,然後搞一個天元傳媒直播帶貨,就是要搞自己的供應鏈,走的也是物美價廉的路線。
柳青重生過來的人,見過一些直播帶貨大佬翻船的事情,也知道正確的路線應該怎樣。
一方面是走質優價廉的路線,走品牌路線,靠著銷售優勢拿到更低的價格,形成口碑效應,讓全網都知道在天元傳媒的直播間可以買到正版便宜貨。
另外一方面,依法納稅。
將這兩方面都做好,就可以一直髮展下去,不用擔心被查。
——有著超前的目光,就是有這麼一點好,知道哪些錢能賺,哪些錢不能賺。
雖然那些理智購物粉才是基本盤,不過,有了葉默的那些腦殘粉,對公司的人氣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那裡面有很多妹子都是粉圈追星來的,就是看上了葉默的顏值,很快就成為了他的腦殘粉。
那些女粉的消費能力不是說特別的強,很多甚至還是學生,自己都不能夠掙錢。
但是她們做資料的能力很強,一個能當一百個用。
粉圈女孩又被稱為資料女工,不是沒有道理的。
點贊、轉發、評論一條龍,一天能拿出幾個小時來做資料。
她們不只是給正主葉默來做資料,還會給天元傳媒其餘的主播做資料,只是熱情沒那麼高罷了。
葉默那一次直播帶貨中,天元傳媒的幾個主播過來當帶貨助播,一共是四女二男,那幾個主播也因此被葉默的一些腦殘粉認為是他的人,給予了關注。
在這一場直播帶貨,那幾個助播都漲了幾萬關注,他們釋出的影片作品評論和點贊數量也一下子起來了。
甚至在接下來幾天他們自己的直播中,人氣也提高了很多,直播間粉絲們提問,很多問的都是葉默相關的。
天元傳媒還有一個八卦號,主要就是宣傳自家公司旗下的主播。
平常也沒有多大的流量,一般就是幾十個線上人數,有時會達到幾百個。
可是在葉默那一場直播之後,那個八卦號也找到了自家的流量密碼,開始給葉默開專場,對他一頓猛吹,直播間的人氣一下子就躍升到了四位數,而且還是比較穩定的那種。
畢竟葉默一般不開播,那些粉絲們總得有個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