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九章 這錢也來得太快了吧(第2/3頁)
章節報錯
可是,在晚上十點多柳青退出直播間的時候,從秦昆那裡瞭解到的實時銷售資料,銷售總額就已經達到了一千五百多萬。
只是兩個多小時,就已經超過了秦昆的目標。
有這麼好的銷售成績,秦昆當然捨得投放更多的流量推送。
那些女粉的購買力實在是太強了,直播間的真實線上人數可能不是當天痘印平臺帶貨主播裡最多的,但消費能力絕對是最強的。
有那樣的銷售成績,柳青也完全的放下了心。
目前看起來, 公司培養葉默這個策略是正確的, 在這個流量經濟時代, 那這個小鮮肉來做流量, 效果都快趕得上疫情爆發之初的口罩了。
在口罩紅利消失之後, 出來葉默這麼一個流量池,對天元傳媒來說,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看直播的時候,柳青還和蘇綺探討了一下直播行業的前景。
最後兩個人得出來一個結論,直播這一塊,還有著巨大的潛力可以挖。
痘印平臺,作為國內最大的短影片平臺,值得大力的投資。
蘇綺提出的投資一家主攻痘印平臺新媒體公司的提議已經獲得透過,本來是想著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但是前兩天又改變的想法,決定收購一家有著一個一線主播的新媒體公司。
本來天元集團的目標是想籤另外兩個一線主播,一個是痘印平臺的,另外一個是鐵廠的。
那兩個主播合約都快到期了,又沒有自己獨立開公司的想法,簽過來比較容易一點。
可是在談的過程中,突然就有人牽線,表示那一家新媒體公司老闆不想幹了,想要將公司包括旗下所有主播的合同都出售。
天元集團覺得收購一家完整的新媒體公司,比自己從零開始建立一家公司要容易得多,也就有了收購的意向。
這兩天他們都在瞭解那邊的情況,得知那家新媒體公司其實經營得還算可以,賺不了多大的錢,但一直都在賺錢。
老闆要賣掉那家公司,不是因為公司經營狀況有問題,而是那個老闆在別的投資上因為疫情的原因出現了資金鍊斷缺的問題,所以想著要將在家經營的還算可以的新媒體公司給賣掉。
蘇綺還徵求了一下柳青的意見。谷鍍
柳青有那麼一段時間經常刷短影片,知道那個公司力捧的主播是一個一線主播,有著比較高的流量,直播間線上人數經常突破十萬,打起pk的也比較猛,還喜歡搞劇本拉仇恨。
那個主播下面還有幾十個徒弟,其中有幾個表現不錯,經常能將人氣弄到一萬加。
這麼一家公司,有自己的造血能力,收購下來還是有賺頭的。
不過他也沒有馬上給出建議,而是問了一下秦昆,從秦昆那裡又獲得了一些訊息。
秦昆的意見是可以收購,但是價格太高了就不適合,如果能夠將收購價格控制在兩個億以內,還是可以的。
要超過這個價格,那還不如自己成立一家公司,多籤幾個新冒出頭的二三線主播,拿上一個億來捧他們,效果會更好。
那家公司的那個一線主播,雖然是實實在在的一線,可是在痘印平臺已經紅了一年多,屬於老主播了。
很多網紅,也只是紅上一兩年的時間,然後就沉寂下去了,淪落成二線、三線,甚至淡出大家的視線。
還有一些紅了幾個月就沉寂下去。
有一些走紅的時間長,也是多個平臺不停的換來換去,在新的平臺製造新的話題來吸引流量,很難在一個平臺長盛不衰。
在秦昆看來,那個一線主播已經沒有多少潛力了,花費太高,不是那麼的適合。
但是他的徒弟裡面有幾個有潛力的主播,也有了自己的鐵粉,而且那個新媒體公司團隊也比較專業,在娛樂直播那一塊,比天元傳媒要強出很多,花上一兩個億能夠收購那麼一家公司還行,就算那個一線主播垮了,也基本上不會賠錢。
如果那個一線主播還能支楞個一年半載的,那就賺大了。
——秦昆希望天元集團能夠弄出一家流量大的新媒體公司,大家互灌流量,對天元傳媒也有著很大的好處。
蘇綺在這方面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挺多的,倒是虛心的接受了秦昆的建議。
當時就把秦昆的意見發給了談收購事項的團隊,供他們參考。
第二天早晨起來,柳青看到了秦昆在微信上發給他的葉默首場直播帶貨的資料,一共六個小時的直播帶貨,上百個貨品展示,銷售總額達到了三千五百多萬,連續六個小時帶貨榜第一,也是痘印平臺全天帶貨第一。
這一次沒有賣口罩——和米勒簽訂的合同還沒有執行完,天元口罩廠的口罩暫時不愁銷量,口罩又不能帶來流量,所以乾脆不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