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綺這個代總裁已經當了大半年旳時間,早就有人想要把她這個總裁的位置給轉正。

一個“代”字,總給人一種不穩定的感覺。

而集團需要有一個穩定的管理層。

蘇綺在副總裁的位置上就幹了兩三年,兩三年裡做出來的成績也得到了股東們的認可。

蘇毅剛死的時候,那些股東們都希望蘇綺能夠成為集團正式的總裁。

可是,這麼大一個集團的總裁任命,不是兒戲,必須要透過一場正式的股東大會來確認,需要得到大多數股東的承認。

能夠召開股東大會討論這個議題的,就是丁芸這個董事長。

以前開董事會的時候,就有人提過要召開這麼一場股東大會,大家來商議總裁的人選,不過被丁芸給否決了,說沒有到討論這個議題的時候。

丁芸不只是集團的董事長,她還擁有著集團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一個人就是大多數,她不同意任命新的總裁,那就沒有辦法了。

其實股東們也不一定非要蘇綺來當這個總裁,只不過他們需要一個正式的總裁,這有助於管理層的穩定。

提拔一個有能力的人或者是從外面聘請一個有能力的人來擔任集團的總裁,他們也可以接受。

有人就向丁芸提出過這樣的建議。

可是,丁芸也沒有接納——她對集團的管理事務一竅不通,不知道集團裡哪一個才是有能力的人,到底靠不靠得住。也不知道怎樣才能在外面聘請一個信得過的人才來當總裁,只能按下那些聲音。

一開始她的人選就是柳青, 那個時候還沒有和柳青相認,她就想著讓柳青成為集團的總裁。

有沒有能力不重要, 只要那個人是她的親生兒子, 還承認她這個母親, 那就可以了。

如果柳青不願意跟他相認,那就只能選擇孃家的人。

孃家的那些人都沒有能力, 她知道這一點,但怎麼著也是自家人,能夠把那些股份變現成一部分的現金, 入袋為安,哪怕是打個五折,都能接受。

至於集團最後會不會敗掉,那就不是她在意的事情了。

後面柳青的表現還行,讓她心思活絡了很多。

等到柳青和蘇綺捆綁在一起, 她就更加放心了。

現在的目的就不是利用股份從集團那裡套現跑人, 而是想著讓集團進一步發展下去。

總裁這個位置, 當然只能由柳青來做。

她覺得她兒子現在已經有了這樣的能力。

她的心思, 去年就已經被集團那些高層的知道了, 那時候她都和另外一個大股東谷建國結了盟,兩個人加起來擁有超過集團三分之二的股份,想要做什麼事情, 基本上都能達到目的。

那些股東們也就沒有再去催丁芸任命總裁的事情了。

——事情已經如此明朗,誰都沒有能力去改變最後的結局,那就沒必要去催了。

那個時候, 高層其實挺不穩定的。

柳青的出身又不是什麼秘密,那些股東們想要了解, 很快就能夠了解到。

讓一個學歷很低的保安來做天元集團的總裁, 讓一個學歷更低的家庭主婦來做天元集團的董事長,這個集團能走到什麼地步,坦白說大家心裡都沒有底。

甚至有幾個股東暗中慫恿蘇綺,大家合起夥來組建一家公司, 將天元集團給掏空, 將資產注入到他們組建出來的公司裡。

只是沒有得到蘇綺的認可。

後面蘇綺和丁芸透過柳青這個媒介破冰,倒是讓集團高層鬆了一口氣。

但是,總裁究竟讓蘇綺來做還是讓柳青來做,他們又不確定了。

再到後面, 一次網路視訊會議中,柳青竟然和蘇綺出現在同一個鏡頭下面, 表現出了情侶一樣的狀態。

這猜測就沒有意義了。

反正總裁的位置就在這一對男女中間產生,到底是誰,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到那個時候,柳青也展現出了自己的商業眼光,由他來當這個總裁,集團中也沒有多少人會反對。

總裁的懸念,已經沒幾個人關心了。

甚至集團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他們現在連一個正式的總裁都沒有。

一直到這一天蘇綺提起來,大家才突然想起來,哦,原來集團還沒有正式任命總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