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隨便聊聊, 她是對這個行業真的有一些好奇,感覺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運作得好,能夠帶來很大的利潤。

小雯自己就是一個當主播的, 跟她交流, 能夠有更加直觀的瞭解。

現在天元傳媒在痘印平臺,已經是帶貨帶得最好的一家公司了,沒有之一。

不過,現在的痘印平臺, 最賺錢的公司還是那些打pk的,而不是什麼帶貨直播。

講到帶貨能力, 哪怕是有著口罩紅利加成,天元傳媒也不能和另外幾個平臺的一哥一姐相比。

娛樂pk這方面,天元傳媒還是個弟弟,還沒有培養出一個超一線主播。

甚至,沒有口罩紅利的情況下,連一個一線主播都沒有。

天元傳媒所有主播一天能夠掙到的音浪,未必有一個超一線主播一天掙到的音浪多。

從這方面來說,天元傳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公司這段時間簽了一些主播過來,但他們還沒有那個財力籤一線主播。

那些一線主播合同到期的本來就不多,一個兩個的,簽約費都很高,而且,要的分成也很高。

天元傳媒和自家培養的主播約定的直播分成是五五分。

從別處挖過來的主播,名氣大一些的主播,分成可以拿到七成。

人家已經有了一定的業務能力,而且自帶流量,有更高的要求也是合理的。

天元傳媒接觸到的幾個一線主播,要求的直播分成比這個更高,還要加上一筆不菲的簽約費。

公司算了一下,不能確定可以回本,於是打消了那樣的念頭。

而且還有一個讓他們忌諱的事情,那就是從以往的記錄來看,很多天價挖主播的交易,最後都賠得很慘。

很多紅極一時的主播,轉會之後,就沉寂起來。

天元傳媒雖然賺了不少錢,但需要花錢的地方也挺多的,秦昆和柳青合計了一下,高價挖一線主播過來,還不如自己培養一些新主播。

在這樣的理念下,天元傳媒一批十八線外的小主播都得到了公司的推流,成為了在圈子裡面有一定名氣的小網紅,可以算得上是三四線主播了。

其中就包括小雯。

小雯的主業的直播帶貨,但她一個星期只帶一次貨,其餘時間都搞娛樂pk,靠著這個能拉攏人氣。

公司的一批主播互動比較多,流量共享,倒是將人氣慢慢的做了起來。

只是投入也比較多,很多時候要靠打回流票來維持粉絲們的榮譽感,來吸引新的粉絲。

在流量上面,小雯也算是天元傳媒那些主播裡面前十的。

現在她最大的擔心就是口罩紅利已經慢慢的消失,現在擁有的人氣會不會也跟著消失。

在這樣的擔心下,她練習舞蹈的動力更強了。

一個人的時候,學習累了,就會看一看直播,看別人是怎麼直播的,來學習經驗。

看的都是那種二三線的主播直播,一線的看得反而不多。

——一線主播、超一線主播,他們是另外一種存在,運營方式都不一樣,學他們的也學不到什麼對自己有用的東西。

反而是二三線的主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