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章 時機來了(新年快樂,求月票)(第1/3頁)
章節報錯
要是在兩三個月前,面臨著那麼多誇讚,年奉炎會懷疑自己在做夢,因為現實中沒有人誇讚他,只有人嘲諷他。
可是現在,他早就已經習慣了誇讚,自己都把自己當成了口罩界的權威。
面對著這樣的誇讚,他也沒有了一開始都不知所措,能夠侃侃而談,應付得體。
柳青在旁邊看著,都不得不感慨,現在的年奉炎,已經有了一個成功企業家的派頭,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像一個生活失敗者,怎麼都掩飾不住眉宇間的那一縷喪氣。
“這個人獲得新生了。”他心裡這樣想的。
而在年奉炎眼裡,柳青也不是當初那個人傻錢多的富二代,已經成為了鵬城青年企業家裡面的領軍人物。
不只是他把柳青當大哥來看待,這些青年企業家,都對柳青很恭敬。
這段時間,他有很大的提升,而柳青比他提升得更快。
有些時候,一個人有沒有領袖氣質,不在於他有沒有那樣的能力,而在於他有沒有處在那樣的位置上。
一個人被推到那個位置上,只要不是特別愚鈍的人,時間長了,自然就會生出來領袖氣質。
柳青就是這樣的例子。
他自己什麼能力他心裡清楚得很,可是當了大半年的公司領導,自然就有了一種上位者的氣質。
而周圍的這些人,在他的身家背景以及經營業績之下,自覺不自覺的都矮了他一頭,這就更顯出柳青的大哥地位來。
齊冉冉組織這一場聚會,就是以鵬城年度十大青年企業家這個評選結果為契機,打造一個以這十個青年企業家為核心的人脈圈子。
商場上,沒有誰不需要幫助的。
本來只是萍水相逢,但是,聚會得多了,彼此之間更加熟悉了,這麼一個圈子就形成了。
倒不是說誰要靠著誰吃飯, 而是有了這樣的交情, 需要尋找合作伙伴的時候, 就可以優先的尋找圈子裡面的人來進行合作。
就像上一次徐波投資口罩廠,也找了這些人拉投資,只不過大家都不大相信口罩行情, 沒有貿然投資。
如果他拉的投資成了,那就是圈子合作的一個典範。
十點左右, 去年評選出來的鵬城年度十大青年企業家都已經到齊了, 有的一個人來的, 有的帶著人來的,一共也有十七八個。
大家在一起, 也就是聊一些商業上面的東西。
吐槽一下疫情期間日子過得有多困難,在探討做什麼賺錢。
現在看得出來,醫療器械行業很賺錢, 可是, 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大量的資本投入進去。
現在再投資, 時間是不是晚了, 大家都很猶豫。
有一些什麼新的賺錢的門路,大家都在探討中。
炒幣炒股什麼的都有說到。
柳青沒有帶馮芷萱過來, 對於商業上的東西他不是很明白,為了避免露怯,儘量的不發聲。
在別人眼裡, 那就是性格沉穩不喜張揚,倒是給他增添了一絲神秘感。
偶爾發聲, 也都是自己能夠確定的東西,比如說蘇綺跟他提到的一些東西, 還有前些天陪著蘇綺在天元集團總部上班,聽到那些集團高管提到的東西。
還有就是跟自己關於未來的記憶對得上的。
他的能力不強, 對商業的認知也不深,但是,接觸到的層次比較高,所在的天元集團本身就是做投資的,對哪個行業賺錢,哪個行業不賺錢,有著比較深的研究。
耳濡目染之下, 多少都能懂一點。
在場的那些人,家裡就沒有一個是做投資的,包括最有錢的齊冉冉家,也是專注於房地產, 對於投資這方面,自然比不上天元集團這種專業的公司。
所以柳青偶爾發表的觀點,在他們看來,非常的有道理,有著極大的參考價值,誇張一點的說,甚至讓他們產生了一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
柳青當然不會傻到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而洩露集團的商業機密,只是泛泛而論,跟著別人的話題插上兩句嘴,並不會就具體的事情扯什麼。
天元集團準備投資的產業,他是絕對不會提及的。
就那麼偶爾的說幾句,已經讓這些年輕人感覺這個柳老闆太厲害了,不愧是鵬城年度十大青年企業家之首,半年時間就投資出兩家超高利潤企業的男人。
沒有一個小時,柳青就已經成為了這個圈子裡面的權威人士,享受著眾星捧月一般的榮耀,數不清的馬屁往他身上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