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和天元集團的採購合同用了幾天時間,前前後後和多家天元集團的控股企業簽訂了一共十多份合同。

對於正常的採購來講,這顯得有一些倉促。

但是,現在屬於特殊情況,那邊的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爆出來的數字一天比一天恐怖,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討價還價。

在這幾天時間裡,天元集團就收到了別的外國公司的諮詢。

米勒集團總部那邊的意見,也從一開始的壓價變成了儘可能地滿足這邊的要求。

最後簽下來的協議,讓蘇綺非常的滿意。

就按照現在協議的採購量和價格,已經能夠讓天元集團這段時間的投資回收成本,甚至還能獲得不少的利潤。

這只不過是幾個月的供貨協議而已。

疫情繼續,他們的盈利點就會一直存在。

而根據柳青的記憶,疫情至少會持續一年多的時間。

一年多以後,疫情會不會被消滅他也不知道,因為那個時候他就重生了。

反正在他重生之前,沒有看到疫情被消滅的點。

這就意味著這些投資能夠在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裡給天元集團帶來豐厚的回報。

選對了投資點,就是有這樣的好處。

在這投資案中,柳青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當初蘇綺就明明白白的表示,這個是柳青向她提議的,柳青也參加了那一場董事會,在會上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現在效果出來了,也讓柳青在天元集團的聲譽變得更好了。

這個初中都沒畢業的男人,以對疫情精準的預判贏得了一群精英人士的尊敬。

現在集團對他的評價就是一個被耽誤了的商界奇才。

學歷低也被大家給理解了。

畢竟是家庭出了變故,沒有了繼續求學的條件,不是他讀不下去。

馮芷萱將這些評論說給蘇綺聽的時候,蘇綺竟然也覺得有道理:

“他們也沒說錯,柳青這人吧,看上去什麼都不懂,但真心要做一件事情,還是挺厲害的。現在他那兩家公司弄得跟個草臺班子一樣,主要還是因為他自己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培訓吧。”

馮芷萱有一些不服氣:“可我看他智商好像不高的樣子。”

“有一種智慧叫大智若愚。”蘇綺說道。

馮芷萱震驚的看著蘇綺:“蘇總,他在你心目中層次那麼高了?”

蘇綺看了她一眼:“給你兩家公司,那麼短的時間裡,你能做到他那樣的成績,你在我心目中的層次也會很高。”

馮芷萱頓時就說不出話來了。

半年的時間,不是炒股,不適炒期貨,就是做實業,能夠做出柳青這樣的成績來,相當不容易。

馮芷萱做不到。

她所知道的天元集團所有的人裡面,沒有一個能夠做到的。

就算是天元集團的創始人,同樣是靠著疫情產生的危機暴富的蘇毅,也做不出這樣的成績來。

有一句話叫做透過現象看本質。

從現象來看,柳青搞那兩家企業是相當成功的,哪怕他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多高的智慧,可是從業績上來分析,這是相當有智慧的人才能夠做得出來的決定。

天元集團的那些精英們做出分析之後,得出了一個一致的結論——柳青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擁有著深不可測的智慧。

就算是蘇綺,透過分析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柳青確實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雖然現實中相處起來,這個人頭腦看上去不是很靈泛的樣子,這也只能說明柳青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