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 社會意志的良性表現(第2/2頁)
章節報錯
蘇綺笑道:“你覺得不行,要不讓這公司迴歸集團吧,集團出錢收購你的股份。”
她已經看到了直播帶貨的優勢,把這個新媒體公司重新歸入集團,就可以補足那些中小企業缺乏推廣渠道的短板,給集團帶來穩定的利潤。
柳青看了她一眼:“生分了不是?我的不就是你的嗎?還分什麼彼此?就這樣不挺好的嗎?”
“按你原來出價的五倍來收購,怎麼樣?”蘇綺問道。
天元傳媒就是丁芸給集團轉了幾百萬,然後獲得的百分之九十五的股份。
按照那個價格的五倍來收購,也沒有多少錢。
柳青當然不會同意。
帶貨一個小時就可以提成兩百萬的公司,他得多傻才會賣出去?
雖然說,集團有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是他家的,可股份持有人是他媽而不是他,這一點必須要分清楚。
說道:“這家公司以前就是在集團的管理下被耽誤了發展,就沒必要再收回集團了,讓它擁有著更獨立的運作,更有利於它的成長。”
集團下屬的企業,擁有的權力太小了,做什麼都要彙報。
這樣的模式別的企業還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可是對一家新媒體公司來講,掣肘太多,程式繁複,有時候看到的機會都只能錯過,確實不利於發展。
蘇綺沉默了一會兒,覺得柳青說的也是這麼回事,她自己要做事情也有著太多的掣肘,更不用說旗下的公司了。
於是也打消了這個念頭。
直播時間越長,掛的商品連結越多,銷售額漲得也越快。
關心資料的人發現所謂的只上多少單就是個屁話,有的號稱只上兩萬單的,實際上已經賣出去了七八萬單。
不過關心這種資料的人也都知道,那些直播帶貨的基本上都是這樣的。
除非是那種真正的福利,一塊錢買幾瓶可樂或者是賣一個絞肉機的那種,說沒了那就是真的沒了。
前面掛的貨品還一直有人下單,只不過是沒有剛上鍊接時下單那麼猛。
銷售額的漲幅是強勢上揚的,而不是在均線移動。
帶貨不到一個小時,銷售額突破了一千萬。
帶貨兩小時十分,銷售額就突破了三千萬。
每一單平臺都有錢收,這也給平臺帶來了很大的利潤,平臺對這個直播間的流量推送也加強了力度,讓更多的人發現了這個正在帶貨的直播間。
大多數人發現這個直播間,就很難離開了。
因為在秦昆這個帶貨主播後面,就有助播舉著一個大牌子,上面寫著“二十四元五十個口罩,每半小時投放兩萬單”。
這就是最好的廣告詞,最能留住客人了。
蘇綺看得眼睛都有一些發熱,已經開始考慮要不要再投資弄一個新媒體公司。
直播帶貨,是一個風口。
可惜的是,她父親在18年就看到了這個風口,建立了這麼一家公司,而她到現在才看明白。
錯失了最佳的發展時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