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股東會議從上午九點開到了中午十二點半。

整個過程中,柳青話說得並不多。

主要是蘇綺在說,那些股東在問。

問答之間,可以看出蘇綺對會議議題的操控力。

幾年副總裁的經驗,半年代總裁的經驗,讓她在這樣的場合中游刃有餘。

講起人情世故,各種職場鬥爭,她排不上號。

可是講到商業運作,全場就沒有一個能比得過她的。

開這個會之前,她已經讓她的團隊作出了相應的調查,一些該瞭解的瞭解了,該諮詢的諮詢了,有的甚至有了合作意向。

而且她的記憶力很強,都不用看資料,各種資料就能準確的說出來。

用資料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讓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

她提出的近期的投資主張,就是醫療器械行業,而她要進入的市場,是海外市場。

她也明確的說了,這是柳青給她的建議,她覺得很有道理。

柳青在會場上發言最多的也就是在這一段,做出了疫情會在國外爆發的分析,並且斷言那些地方不會採取果斷措施,也沒有能力採取果斷措施,必然會讓疫情走向不可控。

在這樣的前提下,做相關醫療器械的投資,會帶來比較大的利潤。

參與這一場網路會議的股東就有幾個肉身在國外,他們表示了質疑。

當時主流的觀點就是這種病毒針對的就是黃種人。

他們不認為會在西方世界爆發。

但是,柳青能夠拿出諸多的疑點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特別是,病毒會變異。

他沒法說服所有人,但只要能夠說服大多數人就可以了。

在疫情的判斷上,柳青已經隱隱的成為了這方面的權威,而且他也不是空口說白話,還是提出了一些證據。

雖然那些證據看上去確實有點蒼白,但是,怎麼都比疫情爆發之前他提出來的那些證據要有力。

所以,還是成功的說服了大多數人,同意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投資方向以及投資規模。

具體的操作,那就是蘇綺的事情,跟他們這些股東沒有太大的關係。

只不過,每一個具體的投資案,蘇綺還是得向董事會上報,由他們來稽核批准。

董事會所有的董事都有資格去過問每一個投資案的具體進展。

十二點半,這一場股東大會總算是結束了。

只倉促吃了幾口早餐的兩個人早已經飢腸轆轆。

從書房出來,他們直接奔赴廚房。

連線的時候,馮芷萱沒有出現在鏡頭裡面,但她也一直跟在旁邊,還開啟了自己的手提電腦,時不時的調出相關資料給蘇綺看。

她也沒有時間去做飯。

不過她吃早餐的時間比較長,肚子沒有餓著。

三個人去了廚房,這時候柳青也不想做什麼菜了,直接下餃子。

一邊燒著水,一邊就切點大蒜辣椒的,根據個人的口味倒一些生抽食醋進去,作為蘸料,也弄了三個碟子的。

鍋裡煮沸騰之後,又點上一次水。

再次沸騰,再點一次水。

這樣一共點上三次水。

蘇綺看著柳青這樣操作,有一些好奇:

“還有這樣的講究?我們就是一次煮熟,也沒有做蘸料。”

柳青能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