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另一種可能(第1/2頁)
章節報錯
柳青是疫情爆發之後最早做出捐贈的人,別人就算是有那個想法,也沒有那些物資,不能那麼快地作出反應來。
不過,現在離疫情爆發已經有了十來天,慈善場上的主角已經變成了那種真正的神豪。
人家有財力,也有能力,能夠全球採購物資往國內送。
不要說柳青沒有那樣的能耐,天元集團也沒有那樣的能耐。
柳青唯一佔有優勢的,那就是口罩。
天元集團能夠在疫情初期落下那麼大的名聲,也在於及時的從柳青這裡買了那麼多的口罩,在疫情爆發的第一天就捐贈了出來。
兩億個口罩,這是那些大塊頭的神豪也沒有辦法完成的任務。
現在雖然捐贈最多的已經不是他們了,但他們留下的影響並沒有消退。
天元集團的口碑已經立了起來,這段時間在媒體上受到了不少的誇讚,在更上層也有了一定的名聲。
一個良心企業的人設立了起來。
現在防護衣這一類的醫療物資緊缺,如果能夠及時的捐贈一批出去,那就能賺到更大的名聲。
——這幾天,那些醫護人員可太讓老百姓擔心了。
誰能夠解決他們的困難,誰就能夠獲得最大的好感。
用很少的錢,就可以取得很大的廣告效應。
可惜的是,天元集團採購的那些物資還在路上,沒有到海關。
談起這個話題,蘇綺很是懊悔——當初柳青就建議她早一點採購那些醫療物資,可是她沒有聽,錯失了一個以小博大的良機。
這也再一次的證明柳青在疫情上面的判斷是正確的,出奇的精準。
她已經決定了,初八召開董事會,就要按照柳青建議的那些投資專案制定方案來,尋找適合的合作伙伴,進行投資。
就賭國外疫情。
晚上那一頓飯是柳青做的。
他心裡有事情,懶得指點這兩個笨手笨腳的女人,因為指點她們做飯做菜花費的時間更多,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在這件事情上對她們品頭論足,她們還沒有能力反駁,現在沒心情享受那樣的樂趣,還不如自己做了算了。
蘇綺和馮芷萱都在旁邊看著,倒也是學了點東西進去了。
這一頓飯菜,確實要比這兩個女人做的要好吃一點。
但是,蘇綺認真的品嚐著,覺得跟自己的差距並沒有那麼大,給她幾天時間,就可以趕上去。
吃完飯後,蘇綺又和柳青在二樓的廳裡看新聞,這一次馮芷萱沒有湊過去當電燈泡。
現在新聞裡面播的基本上都是有關疫情的。
這裡面同樣有可以分析的東西。
在這期間,柳青也看了一下微信,青史群裡面有一些拆二代在發大紅包——他們在海外採購的那些醫療物資都賣出去了,也沒有說以什麼樣的價格賣出去的,反正都在感謝著柳青,又主動的發著幾百塊的大紅包,看來應該還是挺滿意的。
胡秘書也給柳青發了微信,感謝他居中介紹,給鵬城的醫療系統帶來了急缺的物資。
柳青還給蘇綺說到了一些拆二代朋友向疫情發生地的醫院捐贈出總共價值幾百萬的防護衣的事情。
蘇綺感慨:“你那些朋友都挺不錯的,他們是真的在做慈善,什麼也不圖。不像我們這個圈子,首先考慮到的就是商業利益。”
那些拆二代捐贈,真的什麼都落不到,不要說商業上的利益,甚至連一個名聲都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