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聞裡面已經號召大家儘量的不要出門,出門一定要戴上口罩。

上午柳青開車來的時候,一路暢通無阻。

到下午他們回去的時候,路口就遇上了檢測體溫的,還問他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一路上就遇上了幾次。

回到虹景花園,大門口也有要檢測體溫的,同時還要做登記,說明是從哪裡回來的。

只是半天的時間,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

因為休息年假而暫停了的機器開始運轉起來,開始發揮巨大的作用。

做這活的有保安,還有街道辦的員工。

好在這裡的保安早晨就領過柳青的紅包,可以給他作證,確實不是從疫情發生地過來的,而是早晨從這裡出發。

街道辦的職員完成登記之後,對柳青說道:

“現在疫情很緊張,沒有特殊的原因,儘量的不要外出,不要給個人和小區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柳青解釋道:“我也不想外出,但是今天是大年初一,我手下的工廠,工人們還要開工,我得給他們發個開工利是,給他們鼓鼓勁。”

該職員看著他:“大年初一你們工廠還在開工?都不用休息的嗎?”

看他的眼神都有點不對勁了,就像在看著黑心資本家一樣,有著一些厭惡。

大年初一還要開工,這也太壓榨員工了。

柳青苦笑著說道:“我倒想讓他們休息,但我的工廠是做口罩的,現在口罩這麼緊缺,我不敢讓他們休息啊。他們休息一天,市場上就要少很多口罩供應,那口罩就更緊缺了。”

那個職員和旁邊的保安看著柳青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這個人竟然是口罩廠的老闆!

保安恍然——難怪這個老闆送出了好幾百個口罩,原來人家家裡就是開口罩廠的。

也難怪那麼大氣,每個保安都發一個一百塊的紅包。

現在口罩機不就跟印鈔機一樣的嗎?

嘩嘩的印出鈔票來。

幾千塊錢,對口罩廠老闆來說只是個小意思。

街道辦的職員突然想到了什麼,又看了一下登記的名字,突然問道:

“你……難道你就是那個給疫情發生地捐了五千萬個口罩,又承諾口罩價格不上漲的那個天源口罩廠的老闆?”

這個職員也看過柳青捐贈五千萬個口罩的新聞,以及承諾自家工廠生產的口罩價格不上漲的新聞。

只是柳青戴著口罩,雖然感覺有一些眼熟,但也沒有往那方面想。

給柳青登記姓名的時候,也沒想到這方面來——天底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誰會想到隨便登個記,就能遇上能夠上各大主流媒體新聞的青年企業家呢?

要不是柳青提到自己是做口罩的,她真的不會想到這上面來。

柳青看了一下那張登記表,說道:“鵬城做口罩的,應該沒有第二個叫柳青的人,那個人就是我。”

那個職員又驚又喜,看著柳青,猶豫了一下,說道:“柳先生,我聽說過您的善舉,我很崇拜您!我有件事情想要求您,不知道您能不能答應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