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柳青的熱搜排名沒有昨天那麼高了,那是因為有新的新聞壓住了這個熱度。

不過,網上關於他的討論還是挺多的。

這時間學生們放假了,工人們回家了,上網的人更多了,又遇上疫情,各種有關疫情的話題討論熱度都很強。

柳青作為第一個大筆捐贈口罩給疫情發生地的企業家,本來就能夠引起足夠的熱度。

第一個站出來的,那就是榜樣。

各主流媒體對這一條新聞推送的力度之強,堪稱恐怖。

這個推送力度就是花上億元的推廣費用都做不到的。

話題熱議可能沒那些偶像明星的強,但偶像明星的話題熱度是資料女工們刷出來的,屬於垃圾資料。

這種全民參與的社會新聞的討論,那才是真正的熱度。

熱度和熱度也有著很大的不同,不只表現在資料方面。

有的新聞當時熱度很大,但是很快就會忘記,有的新聞卻能讓人記住很長的時間。

柳青這一筆五千萬個口罩的捐贈,是在全國口罩急度緊缺的情況下做出來的,這個比捐贈一億甚至幾億人民幣都要讓人感念。

特別是疫情發生地的老百姓。

他們正處在病毒的威脅之下,又沒有相應的防護措施,心中之恐懼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有人站出來,捐出五千萬個口罩,極大的緩解了口罩危機。

對於這樣的人,疫情發生地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是感恩的。

網上雖然烏煙瘴氣各種奇葩言論都有,但大多數人還是有著明確的是非觀念,懂得感恩,也懂得記仇。

柳青捐助口罩的新聞下面,基本上都是感謝和誇讚。

有疫情發生地的網友,也有別的地方的網友。

當然也少不了不和諧的聲音,有的說這是作秀,有的覺得捐得太少了,應該把他廠裡面所有的口罩都捐出來。

不過這樣的評論比較少,冒出頭來都被更多的人罵了:

“人家願意捐,那就是善舉,不要道德綁架!”

“鍵盤俠,有本事你自己也捐啊!”

“如果這是作秀,我希望作這種秀的人越多越好。”

總的來講,評價是很正面的。

只是柳青看那些評論多少有一些心虛。

捐那麼多口罩,確實也有著作秀的成分。

當然,更大的成分是真的想為這場疫情做點事情。

能夠在疫情來臨之時做一點實事,幫助更多的人,這裡面的滿足感也很大,不會比億萬資產帶給他的滿足感小。

他以前也想過,要不要將口罩廠倉庫裡面所有的口罩都捐出去。

那無疑能夠獲得更大的名聲。

如果他現在是天元集團的總裁,接他那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也在他手中,他會做出那樣的決定。

因為總共成本也就一個億左右。

捐出去給自己帶來的聲譽,對天元集團這個品牌的價值提升,絕對不止一個億。

——這兩年蘇毅著實投資了一批如天元熱乾麵食品廠這樣的中小企業,現在需要的就是打造一個共同的品牌。

能夠將工廠所有的口罩都捐贈出去,給這個品牌帶來的商業價值十個億都不止。

只是他現在還不是天元集團的總裁,股份也不在他手中,他還得考慮一下自己的退路,做不到那麼大公無私。

心虛還是有那麼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