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銷售合同(第2/2頁)
章節報錯
給他們批一些口罩出來,也只是夠他們自己使用的。
不管那些人心裡爽不爽,受了他這個人情就得認著。
一些電話打到馬國明那裡的,也開始了處理。
原則就是口罩可以賣,但是,數量不會太多。
一個單位有那麼百來個人,賣給他們一萬個口罩,這個沒問題。
人家一開口要上百萬個口罩,明顯就不是自己要用的,這就不可能答應了。
還有一些,是以前的合作渠道。
在口罩廠提價之後,以前的合作渠道就斷開了。
現在口罩急缺,他們又想到了天元口罩廠,願意接受天元口罩廠的報價,繼續合作。
還有一些是以前沒有合作過的連鎖藥店。
柳青瞭解了一下那些銷售渠道的規模,最後讓馬國明給其中的一些實力比較雄厚的銷售渠道打了電話,跟他們說,可以用三毛九一個的出廠價向他們供貨,但是,他們必須要保證零售價格不超過四毛八一個。
同意的,就可以來口罩廠,在有關部門的見證下籤訂供銷合同。
不同意的,那就沒有必要來了。
口罩還是要銷售出去。
以前銷售最多的是醫療系統。
但現在,主要的消費者是普通的老百姓。
正是因為那些普通的老百姓都有了強烈的消費需求,這個市場才會突然之間擴張到那麼恐怖。
賣一個口罩出去,他只留給了對方九分錢的利潤。
看上去好像很少。
但是以前賣一個口罩出去,那利潤還不到九分錢。
有的口罩賣價也就一毛左右,自然不可能給渠道商九分錢的利潤空間。
而且,以前口罩也不容易賣出去。
現在只要有,這樣的價格,不限購的話,一上架就會被搶購一空。
柳青的這個提議讓那些銷售渠道不爽,但大多數接到電話的還是沒有拒絕這個提議。
——真要提價,還是有著很多手段的。
柳青當然也知道人家會想出一些對策來,但是這個東西他又沒有能力自己上街銷售,他也只能做到他自己能做的那一步。
選擇的那些合作渠道都是粵省這邊的,總部要不就在鵬城,要不就在羊城,總之距離很近。
當天下午,天元口罩廠忙得無比的繁忙。
青年企業群的那些拿貨的來了。
電視臺拿貨的來了。
天元集團拿貨的也來了。
一箱又一箱的口罩被搬上大卡車,有的運去火車站,有慈善機構的專職人員跟進,透過鐵路運到疫情發生地去。
有的就運去羊城。
而十幾家主要由連鎖藥店和超市組成的合作方也派出了代表過來,在有關方面的見證下籤訂了一份有著價格限制的銷售合同。
這才算是天元口罩廠真正意義上的商業交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