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擔子重了,怕承擔不起。”柳青隨口說道。

“那我可以給你承擔,”蘇綺道,“你就繼續做你的大少爺吧。”

“行,就這麼說定了,”柳青爽快的說道,“我當總裁之後,你那個副總裁的位置我還是給你保留著,以後你就是我的左臂右膀了。”

蘇綺看著他,半晌無語——大哥,我不是想做你的副手,我是想做集團的決策人啊!

他們聊了半個多小時才結束了通話。

退出聊天頁面,柳青看到了很多艾特他的訊息提示。

有青年企業家群的,說的都是口罩的事情,還是希望能夠從柳青那裡獲得口罩。

還有青史群,那裡一堆拆二代都在給柳青吹彩虹屁,說青哥牛逼,能夠那麼早就看到口罩的巨市場,提前幾個月佈局,簡直是神了。

還有就是調侃年奉炎的——這傢伙要是還能夠堅持半年,就可以扭虧為盈了。

不過年奉炎還是挺客觀的,在群裡面發言:

“本來那個工廠我就想賣掉,青哥不要,說不定也賣給別人了。就算是留在我手上,也只剩下十幾個工人,原材料也不會囤積,倉庫裡囤不了多少貨,現在那些工人肯定都回家過年了,也吃不了多少紅利。這家工廠還是得落在青哥手上,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這一點倒是得到了群裡面一致的認同。

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另外一個人,能夠像柳青一樣,在口罩市場那麼小的情況下,投資那麼多砸在口罩廠上。

這就是一筆瘋狂的不可理喻的投資。

沒有任何人會這樣做。

這筆錢也只能由柳青來賺。

柳青在群裡面問起了一個問題:

“上次聚會的時候讓你們買的那些醫療物資,如果有人要買你們的,你們大概能接受什麼樣的價位?翻一倍可以嗎?”

他們下單也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一個月的時間利潤能夠翻倍,已經是很賺的了。

群裡面有人表示願意接受這個價格。

還有人問柳青:

“青哥,你覺得呢?那些東西未來價格會不會有更大的上漲空間?”

“我覺得應該有,”柳青這樣回答,“但是時間不會很長,那些東西沒有什麼技術難度,只要有一兩個月的反應時間,國家就可以將那些物資生產到比現在的價格還要低。”

有人問柳青:“青哥,現在有人要買我們的這些物資嗎?”

“翻一倍的價格,你們能夠接受的話,我可以給你們介紹買主。”柳青道。

群裡面有人表示能夠接受,有人表示要考慮一下。

這個柳青也不會強求。

有的人想要賺更多的錢,這也是合理的。

畢竟人家在疫情沒有爆發的時候就下單採購這些東西,也冒了一定的風險。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