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章 這一天終於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徐波是半開玩笑的說的那樣的話。
但是柳青回答得很認真。
柳青並不擔心出現競爭對手。
他明白疫情爆發之後口罩的需求量到底有多大。
那個時候要不是眾多的廠家轉型做口罩,還真的應付不了那海量的需求,更談不上之後供應全世界。
能夠多一家口罩生產商,在資源最緊缺的時候,也能緩解一下壓力。
現在轉型肯定是來得及的。
只不過,現在想要獲得生產口罩的資質太難了。
也就是到了後面口罩需求量實在太大了,國家放寬了生產資質的稽核,這才會有那麼多口罩常冒出來。
現在,就算徐波是真的想要建一家口罩廠,那也弄不了。
柳青那是撿了年奉炎的便宜,要不然自己創辦一家口罩廠,就那點時間,連一個生產資質都弄不到。
他認真的回答倒是讓徐波愣了一下,然後笑著說道:“那我要轉型的話,就要向柳老闆請教一些經驗了。”
柳青微笑道:“好說。”
他不想成為核心,可是在這一個飯局上,他還是不可避免的成為了核心。
一方面是他家裡的資產有幾百億,是這批人裡面家庭背景最雄厚的一個。
齊冉冉家裡也有錢,但沒有柳青家裡有錢,而且齊冉冉只是一個女孩子,她還有個哥哥,已經成為了她爸的副手,以後也必將繼承她爸的公司。家裡的鉅額財富,跟她這個女兒沒有太大的關係。
而柳青則是天元集團董事長唯一的兒子。
在財產繼承權上,雙方所佔的份額也不一樣。
另一方面,則是柳青的口罩廠,在這個疫情成為大家議論主題的情況下,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話題的中心。
這一頓飯是徐波請客,徐波是一個對混圈子很熱衷的人,出這個錢也出得樂意。
他們還當場建了一個群,群名叫青年企業群,徐波就是這個群的群主,群成員一共十個人。
以後當然可以擴充群成員,不過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身份得是青年企業家,有自己的企業。
這就是一個身份篩選,不能什麼人都進入到這個群裡面來。
吃完這一頓飯,回到家的時候,就已經是零點以後了。
時間進入到了1月20號。
這一天也是臘月二十六。
1月20號,有關方面凌晨通報:截至1月19日22時,累計報告病例198例,已治癒出院25例,死亡3例。
上午柳青拿出手機上網就看到了這一條通報。
“這一天還是來了。”
他心裡想著。
網上議論得最多的,就是這一件事情。
通報的病例由六十幾個突然上升到一百多個,死亡病例也增加了一個。
這意味著什麼,大家都能想明白。
柳青哪怕是重生過來的,在這一天來臨的時刻,也能感受到那種沉重的壓迫感。
甚至於,因為重生的原因,他所感受到的壓迫感比別人更加沉重。
只是,這樣的討論還侷限於網上,對現實中的大多數人還沒有太大的影響。
經常上網的人,還經常在網上發表意見的人,本身就是接觸訊息比較多的群體,在很多事情上,他們都會表現出比別人先一步的焦慮。
樂觀者還是有,但是比例已經沒以前那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