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遵陛下聖諭!”

釋迦葉在萬眾矚目之下,下山去了。

“父皇,釋迦葉身上沒《龍泉百鍊訣》確實不假,沒準被他藏在了某處,待風平浪靜再回來取。”趙護印說。

“這個無妨,只要那蕃僧沒將《龍泉百鍊訣》帶下山去便可。傳朕口諭,讓冀州軍包圍少室山,就算掘地三尺,也務必要找到《龍泉百鍊訣》。”趙元豐遍視少林僧眾,“為何不見關久山?”

關久山是菩崆俗家稱謂。

菩崆匆匆趕到跟前,行跪拜大禮,“昔日大內侍衛副總管關久山已死,貧僧菩崆拜見皇上!有失遠迎,吾皇恕罪!”

“‘失了徐百川,還有關久山。’昔日徐百川飛昇,每每有人問朕作何感想,朕都會這樣告訴他。如今看來,倒顯得朕一廂情願了。關久山,昔日朕待你不薄,可你對得起朕嗎?”趙元豐鐵青著臉說。

“皇上此話從何說起,貧僧對皇上忠心耿耿,至死不休。”

“忠心?那《龍泉百鍊訣》又怎麼解釋?”

“也不只是誰放出話去,說《龍泉百鍊訣》在少林寺,引得天下群豪競相爭奪,圍了寺院。面見少林寺百年古剎將要毀於一旦,貧僧束手無策,頗為著急。剛巧北方狼族先哲法王釋迦葉一句瞎拽的話提醒了貧僧,貧僧便假戲真做,告知群豪《龍泉百鍊訣》被盜,這才將戰火引向別處。”菩崆從菩惡手中拿過來那木盒,苦笑一聲:“這根本不是裝《龍泉百鍊訣》的木盒,不過就是一普通香龕罷了。寺院內,這種木盒到處都是,恐怕不下千百個。”

“方丈說的是,貧僧等可以作證。”菩善、菩惡、菩心等齊聲說。

“所謂無風不起浪,關久山,你以為這樣就能把朕糊弄過去嗎?”趙元豐一臉狐疑,顯是不信。

“陛下,貧僧敢對釋迦牟尼佛發誓,貧僧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否則死後永墮地獄,萬世不得超生。”菩崆又道:“還請陛下高抬貴手,放過少林寺,免得這古剎毀於一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日朕必須要搜上一搜,以證你三十年前所言是否有假!”

菩崆飛身向後飄去數十米遠,已奪得一劍在手。

“關久山,你想弒君嗎?”杜炎亭喝道。

“少林清譽不能毀,我以清白示人間!”

菩崆舉劍自刎而死,血濺五步,並以劍杵地支撐身體,直挺挺地站著死去,傲然而立。

這一日,菩崆以死明志,菩提入舍利明境,修成大佛陀!

“方丈師兄!”

“方丈師叔!”

“方丈師叔祖!”

……

少林寺眾僧圍著菩崆跪倒在地,嚎啕大哭,哭聲震天徹地。

躲在暗處的慕容笙無比痛心,想要衝出去,幸好被鳳鳴給摁住了,“等他們散去再說,不急在這一時。”

二人都是闖過皇宮的,一旦現身,面對趙護印、四大御前一品侍衛及萬千官軍,根本沒有取勝的可能。

“前輩,菩崆大師前後所言,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總之無論真假,他一死,你的秘密便不會被說出去了。菩崆被奉為一代高僧,天天吃齋唸佛都是滿嘴謊言,更別說其他人了。往後行走江湖,可小心著點。”鳳鳴說。

趙元豐也懵了,長嘆一聲,“我失徐百川,又失關久山!人生苦長恨,知己能幾人!”

他隨後便率人下山去了,沒再讓官軍搜查少林寺。菩崆之死足以讓他相信《龍泉百鍊訣》不在少林寺。

趙元豐也是個重情義的人,想當年關久山可是救過他性命的,自此之後對少林寺格外關照,江湖門派不敢輕易尋釁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