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有段時間我沉迷於遊戲,並不是那些精美的、彷彿藝術品般優秀的名作,而只是單純的競技類遊戲。

我的水平意外的還不錯,當然沒有職業玩家的水平,也不足以依靠打遊戲掙錢養活自己,只能說是大眾玩家中頂尖那批人。

那時候有個詞叫"電競化",是玩家之間諷刺廠商為了競技性而削弱遊戲性,最後把遊戲搞的一點也不好玩,連帶著把遊戲玩家之間的社群環境也搞的一團糟。以至於到了後來這個詞都成了玩家罵遊戲廠商的一個標準定式了。

但我卻完全不一樣,我討厭那種像是現實社會那樣的隨機性,覺得越電競化越好,我從來不打娛樂休閒模式,只打天梯排位。吸引我玩遊戲的不是單純的遊戲樂趣,而僅是上漲的分數和段位。」

「遊戲和讀書與真正的現實不一樣,遊戲和讀書的話,有著清晰的道路,只要多打遊戲多做題,那就多多少少會有提升。

無論是提升的方式和提升的進度都是清晰可見

的,遊戲中表現為排位的分數和段位,讀書則表現為考試中的成績名次,現實中可沒有那麼方便的天梯排位名次顯示和真的能加分的遊戲對局。」

「那時候的我發自內心的認為,如果現實也像是遊戲一樣,有著明確的規則就好了。如果這個世界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公平競爭的話,我一定能成功的過上電視裡的生活。」

「人大多數都是恨人有笑人無的膚淺生物,作為沒有過上電視裡生活的人,我開始莫名的仇恨起能過上那樣生活的同齡人,並自顧自的認為他們都是些憑藉父母的廢物。而我則是因為被社會規則壓迫而沒有成功的失意者,如果公平競爭的話,一定能將他們踩在腳下。」

「我就這樣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改變這種想法的契機是我因為對方遊戲裡的戰犯表現而與一個家裡有錢的學生時代朋友起了一些小衝突,我們在那之前和之後的關係都不錯,但當時確實熱血上腦了,一時間罵的比較難聽。

當然,剛開始的時候還只是針對遊戲內容的批評,接著我那個朋友可能是因為有點繃不住了,主動挑開話題,說我當時正在登陸著的有昂貴的精美面板的賬號還是他借我的,我有什麼資格說他之類的話。

我肯定是不佔理的,當時那個狀態也沒辦法讓我冷靜的分析利弊,我立馬回嗆了回去,說他打的垃圾還不讓說嗎?賬號氪的金又不是你自己掙來的,還不是靠你父母?

我那個朋友聽到我的話後,說出了讓我現在都還記得的一句話。「

源夜清了清嗓子,露出回憶的神色,接著模仿著記憶中那位是否真實存在都無法確認的朋友的語氣開口說話。

「他是這樣說的:"是,我是靠父母,我是啃老,我啃老又咋滴了?你在那裝什麼?你不也是靠父母嗎?我早看你不爽了,前幾年還在學校的時候你就因為自己學習好整天在那裝。要不是你父母生出你這個腦子,你學習會比我好?你遊戲會比我打的厲害?怎麼?父母給孩子的錢就是***的?父母給孩子個好腦子好身體就是高尚的了?放他馬狗屁吧!我可去你的!"。」

「當時和我們連麥的朋友看氣氛不對,連忙把我們兩個都勸住了,我們冷靜下來之後互相道了歉,接著又開了下一把遊戲,那天還上了一波大分,幫朋友那個號打上了當時遊戲第二高的段位,讓他截圖去朋友圈炫耀,藉此認識了自己之後的老婆。」

「如果是正常人的話,應該會覺得我朋友說的那話只是開脫罷了,畢竟遊戲裡確實是他犯的罪,吵架的時候也是他先開始人身攻擊的,更何況他是有錢人家的少爺,在普遍的社會環境下,這種人是天生有"原罪"的,他說的話會被社會輿論下意識的認為是錯的。」

「但我不這樣想,那天打完遊

戲之後我一整晚都沒有睡著,因為我想不出來反駁他的論據。」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