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萬物互聯(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於其他公司來說,伺服器的多少決定了遊戲的穩定性和承載運算量,可對於林武來說不同。
別的公司多臺伺服器是1+1+1+1+1=5,就算利用了多重疊加等技術,可終究伺服器極限還放在那裡,技術限制,讓他們得到了多臺伺服器後仍然只能進行原資料的疊加運算。
這就好比是一臺伺服器一個地圖,十臺一個區,而一百臺,那就是十個區或一百個地圖。
林武不同,他有來自於未來的科學研究經驗。
而且這個技術還不是很高明的那種,甚至都不是星河時代的技術,而是行星撞擊地球前和平時代的。
這技術來源於八九年後的林武在電腦上無意間弄出來的。
資料運算平衡共享技術!
這項技術在改造了硬體之後,實現了多硬體連線共享運算,並平衡,等等等。
一句話來形容,有了這個技術,經過硬體改造之後,多臺伺服器就等於是1+1+1+1+1=1。
它實現了真正的疊加。
也實現了網路遊戲行業劃時代的改革,所謂的大區劃分從此成為過去,網遊遊戲迎來了百萬人同區同時線上的時代。
當然了,這畢竟是過去的事情,以現在人們的技術遠遠做不到。
首先是地圖問題,容納百萬人同在一區而又不顯擁擠的地圖得有多大?製作倒是能製作出來,可玩家的電腦也撐不下啊,就算電腦記憶體牛批,可現在電腦的硬體也處理不了那麼龐大的資料。
其次,對網路的要求,以現在的網路速度根本不可能實現。
唯有利用7G+++!
5G3+是十五年後在7G萬物互聯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第三代網路互聯行動通訊技術。
7G的出現徹底淘汰了現有的網線和通訊業,只要電腦配置一個7G資料傳輸器,那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到急速網路。
這個網路有多快?
秒速下載10TB以上,相當於10000多G。
想到這裡,林武忍不住無奈起來。
科技是一層層技術疊上去的,而不是隨便一個技術就能憑空製造出產品。
想實現虛擬世界的出現,需要解決很多問題,承載虛擬世界的光腦級資料處理中心,實現全球無延遲互聯的光腦級資料傳輸衛星,人體智腦,意識聯結器,等等。
虛擬世界是一個用意識來感知的真實世界,在智腦和意識的互聯下,那就是一個真實度100%的世界。
在其中甚至可以進行已知物質的科學研究,光腦級資料處理中心會在計算後進行反饋。。
這種創世一般的壯舉,當然沒有那麼容易。
當然,林武也不覺得短期內能夠實現虛擬世界,在此之前他要的是虛擬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