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小太監悄悄地退出御書房後,沐晴來到桌前,翻找剛才的奏摺。

半響才找到那份夾著紙條的奏摺,上面赫然寫著

“和親日埋伏,出城伏擊,殺無赦!”

沐晴心下一震,不由臉色一變,趕忙翻看奏摺前後。

赫然寫著三個大字,年羹堯!

奏摺上寫著是為了,雍正賜嘉嬪為妃和親的事兒,上的賀表,實則是為了傳遞訊息!

公然在御書房傳遞資訊,皇上剛批示過的奏摺自然不會再次翻看。

好膽量!好計謀啊!

沐晴不禁有些佩服道:“好一招瞞天過海啊!看來這雍正身邊有間隙啊!”

按照歷史上的記載,年羹堯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但由於年秋月在宮中位分不低,且為雍正誕育子女功勞不小,一直頗得聖寵。

所以雍正一直看在年秋月的面子上,沒有對年羹堯動殺心,只是偶有訓斥罷了。

記得自己剛來不久,第一次見年秋月的時候,她就體弱多病的。

難道是自己出手給的藥方緩解了年秋月的病情?

年秋月未能如歷史記載的一般去世,所以雍正也未對年羹堯出手?!

那,這次伏擊事件若是成功了,就是雍正真正對年羹堯起殺心了!

可是自己既然知道了,就肯定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啊!

和親隊伍若是出城就被伏擊……

哈拉噠世子與嘉嬪若是在大清皇城外不遠處出了事。

那哈拉噠部落與大清的多年和平局面就算是正式結束了!

嘉嬪一死,其母族也必然不會善罷甘休,現在和親之所以他們同意,那是因為知道嘉嬪大錯在先!

莫說雍正只是賜她和親,就是株連九族都不為過。

但若是人死了,那生前之事就是死無對證啦!

其母族到時候也會倒打一耙,把髒水潑回宮中。

宮闈之事向來就是,百姓們茶餘飯後最喜歡的談資。

而這事成功後,哈拉噠部落與大清必然一戰難免。

即便是不戰,在大清的地界上出了事,也是大清理虧,安撫部落衝突,銀錢定然不能少。

無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