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林村長與陸秉和帶著辦好了落戶的林大狗出來時,其他人都已經差不多進城了。

林村長看一眼站在門口牆角處低著頭等著林大狗的他的妻小,嘆了口氣,正色跟林大狗說道:“我們這就走了,你自己以後好生過日子吧,路是你選的,以後凡事多動腦筋,不要亂花錢,有些錢就置地才是正經。等安頓下來以後,你要是有心,就往寒陽府那邊去打聽下咱們村兒,族譜上你家名字還寫著呢,沒事兒你就回去看看!”

林大狗都一一應了。

對於村長叫他“有錢就置地”的提議,他心下卻很是不以為然。

經過這回逃荒,他心下對於買地這事兒再不像以前那樣熱衷且深信不疑了。

老家那十幾畝肥田就是鐵證。

也是祖輩到現在花費了好些銀兩一畝一畝添置的呢,結果一逃荒出來,就和自家再沒有關係了,帶也帶不出來,以後還不知道便宜了誰家。

林大狗甚至想著,當初他娘嫁過來以後,要是不買那些田地就好了,現如今他的荷包裡又能多出來幾十兩銀子。

不過雖然心中這樣想,但是長年累月積攢下來的對於長輩的敬畏已經成為了本能,林大狗嘴上是啥反對的話都沒說。

反正以後他就自立門戶了,想咋花錢就咋花錢,再沒有人能管制他。

林村長人老成精,看林大狗的神色就知道自己的話他並沒有聽進心裡去。

林村長也是一肚子氣,他一把年紀了還要給這個族侄操心,結果現在看樣子,對方並不領情。

“行了,別送了,各走各的吧!”

本來林村長還想要再叮囑對方一些話,現在也都不想說了。

年輕人,有識教的也有不識教的,像是林大狗這樣的,以後自己吃了虧,就能學會好歹了。

雙方就此分開。

林村長與陸秉和去找各自的家人,進城去逛。林大狗則帶著妻兒匆匆去找車行僱車,想要快些出城前往宜德縣。

看著他在路上隨手就攔住行人詢問車行在哪裡時那個迫不及待的樣子,哪怕是一直旁觀的陸秉和都忍不住暗暗搖頭,這也太急迫了些,生怕別人不知道他這個遠道而來的流民身上有錢似的。

與此同時,林小娘跟著家裡人先去了高德縣城裡的一間糧鋪。

縣城和縣城之間規模總是差不多的,經過上次在範林縣內一天的晃悠,林小娘現如今對於高德縣城裡面的景緻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好奇了。

反正就是圍繞著兩三條主要的大街道,再衍生出小的街道和巷子,一個縣城,也不會有太多的店鋪。

和林小娘家一樣,把第一個目的地放在糧鋪子的,是他們這些流民進城後絕大多數人家的選擇。

高德縣比起範林縣,縣城要大一些,人口也更多,所以糧鋪子也要多。經過跟路上行人的打問,林家人得知高德縣城裡面一共有五家糧鋪子。

其中有兩家分佈在縣城最大的街道上面的一南一北,是他們晉安郡一個有名的富戶開的糧鋪分店,名字是一樣的,裡面賣的糧食種類和價格也完全相同。同時,這兩家叫“李記糧鋪”的糧鋪,還是縣裡五家糧鋪中最大的兩家。

雖然林小娘聽了這個以後,就納悶極了,不明白為啥這個全郡有名的富戶要在一個縣城裡面開同樣規模的兩家糧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