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昨日睡得早,而且是這幾天裡難得的踏踏實實睡的一覺,所以哪怕是早晨起來,要比昨日更早的時間趕路,大家也都沒有異議。

王氏和周氏的關係經過這幾日的相處,已經越發的熟稔了。連帶著劉氏楊氏還有二丫三丫都跟著沾光,這兩日已經很少在外面走路了,婆婆帶著小姑子坐陸家的牛車,她們就可以一路坐著家裡的牛車了。

除了虎娃和鐵頭這兩個嚷嚷著就要坐木板車的娃,就連林大丫都能時不時的上牛車歇歇腳,一般情況下王氏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沒看見的。

陸家的牛車裡面。

周氏吃著上車時王氏硬塞給她的蔥花餅,跟王氏說起一會兒的安排來。

“咱再走半個時辰,到了昨日停下來的那個地方,車就不能坐了,車棚子裡面的東西估計也得要卸下來。那山看著不高,也不知道好不好走,唉,今日估計是要受累了!”

王氏也跟著嘆了口氣。不過比起爬山的辛苦,她現在更擔憂的是水的問題。

哪怕她已經一再的節省家裡人每日的喝水量了,但是架不住家裡人多啊,這十幾口子人,你一口水我一口水的,水桶空的特別快,給王氏肉疼的不得了。

她估摸了一下,不管咋樣節省,最多兩日,家裡的水就要喝空了。

她昨日可是聽家裡的老頭子說了,他們想要到晉安郡,起碼還得走個三四日呢。而且現在也不知道晉安郡那裡是不是也熱得不下雨,水還多不多。

王氏這樣想著,就跟周氏說了自己的擔憂。

周氏也跟著犯愁,“昨日他們把周邊的地方都看了,說本來有個小湖的,現在卻已經徹底幹了。我家秉和說,從地圖上面看,咱們翻過這座上,再往前走有個村子的,到時候再進去看看,要是井裡有水就好了!”

聽了周氏這話,王氏重新燃起了一些希望。

確實,旱災來臨時,在外面的小溪啊水窪啥的,是最先乾涸的。反而人工打的井,有些位置選得好,鑽得深,不一定真就不受影響,還能出水。

很快,半個時辰過去,隊伍又行進到了他們昨日來過的地方。

村長派人過來通知,給大家兩刻鐘的時間收整東西,一會兒就要翻山了。

林小娘先利索的跳下車,而後把王氏和周氏也挨個扶下來。

然後母女兩個就抓緊時間回去自家的牛車那裡收拾東西去了。

論起打包東西,王氏經驗豐富。

不到一刻鐘的功夫,她就指揮著四個兒子把牛車車棚裡放的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搬到木板車上,剩下的,就是裝水的幾個木桶了。

王氏看著這幾個桶,犯愁起來。

幸虧有當時林三柱和林四柱進陸秉和他們村子時買的幾個帶蓋子的大木桶,不然她更得犯愁。

最後這幾桶水分別放在了林大柱和林二柱拉著的木板車上面,王氏是左邊乾草墊子右邊鋪蓋卷的,把這幾個桶護的嚴嚴實實。

而且還對一會兒要輪流著推車的四個兒子耳提面命。

“你們一個個的都給我把這水桶看好了!千萬不能把水漏了!寧肯你們摔一跤,都不能把桶摔了,聽見沒有?!”

林家四個兄弟都知道輕重,哪怕是平日裡最愛跟王氏扯嘴皮子的林四柱都一反常態的板正了臉,和幾個哥哥異口同聲的答應著“聽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