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野豬快要四百斤,林家自己的這三輛車可拉不動。

這野豬剛才在林子裡被張屠夫父子一共分出了十筐肉,豬腿四條裝了兩筐。另外豬頭和心肝肺、大腸啥的內臟又裝了兩筐,連豬血都放了三桶。

大家急著趕路,林貴銀沒法子,只能找了大哥家和村長家、張屠戶家還有幾個關係近的族兄家幫忙拉肉,等晚上到了歇息的地方再分派。

眾人又是好一通忙活,這才把這些筐子都搬上了各家的車。

有兩個村子已經在前面開始走了,村長沒來得及緩口氣,趕忙也通知林家村的人跟在後面趕緊啟程。

村長走前叮囑林貴銀,讓他自己下午路上想好章程,看這麼些野豬肉到時怎麼弄。

至於陸秉和,謝絕了村長極力邀請他坐村長家裡牛車的提議,跟在林三柱林四柱身邊,一起步行。

他雖面相白淨斯文,言行舉止也和一般的鄉下小子不大相同,但是性子溫和,不一會兒,就和林三柱林四柱有說有笑起來。

林貴銀趕著牛車還在犯愁這野豬肉的事情。

王氏在牛車裡面也沒啥做活計的心思了,乾脆掀起來車棚的一角簾子,探出腦袋來。

“當家的,你說這豬肉要咋分?你可不要傻大方啊,這可是咱閨女自己打的,幫忙抬回來的那幾家分幾斤肉也就罷了,剩下的可不能嚯嚯了!依我說,明天咱就差不離進了範林縣了,大不了拉到縣城裡面去賣,換成糧食最好!”

林小娘午間沒睡成覺,上了牛車就靠在車棚一角歪著身子閉眼打盹。

聽見王氏這話,林小娘提醒了她娘一句“娘啊,天氣越來越熱,這豬肉要是不醃一下,放到明天鐵定就有味道了。那麼多斤肉,咱家哪兒有那麼多鹽啊!“

王氏剛想說“拿肉跟別人家換一些”,話還沒說出口,腦子也轉過彎了。

這年頭鹽算是精貴物,家家戶戶也不會囤太多,這許多的豬肉,要是全都要拿鹽醃過,就是用最便宜的粗鹽,那需要的數量怕不是得要跟二三十戶人家換肉才行。

這麼一算,光是換鹽需要付出的肉,就得有兩筐子。

這好像不大划算啊!

林貴銀又補充了一句:“鹽不夠是一條,再有,就是咱家有那麼多的鹽,你到時候怎麼醃,在哪兒醃?這可不是咱在家裡住的時候了,院門一關別人看不到你家做啥,現在家家戶戶臉對臉的吃飯睡覺,人家啃著餿窩頭,你大張旗鼓的醃豬肉?”

這不是遭人恨嘛!

不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現實是林家不可能吃獨食。

但是把肉白送許多給別人,這也是絕不可能的。

最後三口人在牛車裡想了一下午,商量出來了個章程。

自家留下四筐肉兩條豬腿,內臟和腸子留一半,在林小娘的要求下,豬血也留下一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