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趙果娃的姐姐趙盈花(第2/2頁)
章節報錯
左邊的考官道:“哦,這位小哥是趙姑娘的弟弟,會弾琴?”
趙果娃道:“在家時,我姐唱歌,全是我彈琴和之。”
另一位小姐姐考官道:“那就取把琴來,讓這位姑娘唱一曲,這位小哥兒彈琴吧,後面還有幾位在等著報考。”
就這樣,很快有人取來一架古箏,這是一把現代古箏,琴絃不是牛筋,而是鋼弦,琴絃也比現在的要多,趙果娃看著就呆住了,無從下手了,這個怎麼彈,完全不一樣,忍不住輕輕一撥,發出的聲音清脆無比,悠揚綿長,嚇了一跳。
坐在中間漂亮姐姐考官就是卞玉京,她知道趙果娃的反應,
因為當時,自己碰到這一把琴時,也覺得不可思議,這把琴是馬克琳和孟夏之的,她倆車上還有一架電子琴和一把貝斯琴,現在複製了許多把,一部份全分配到了文工團和歌舞團了。當初卞玉京也是不會弾了,可是基礎在,很多是相通的,跟柳如是學了一個多月,後然又請教了馬克琳,總算學會了,音階的擴充套件跟古琴沒發比,主要是音質的提升,就更沒法相提並論,所以現代的古箏跟古代的只能做一個細分,統稱為古箏。
卞玉京道:“這位小哥,這琴是不是跟你要的不一樣?如果彈不了,不要緊,請這位小姐清唱一曲,讓我們聽一聽也是一樣的。”
趙果娃喪氣地說道:“姐,你是知道的,不是我在說謊,我會弾琴,可這架琴跟我會的不一樣,只能清唱了,唱完我們還要去看戲哩。”
經過這麼一翻折騰後趙盈花慢慢也調整好了情緒,左邊的考官就是吳一,中間是卞玉京,右邊二位是王曉琳跟李美芝,現在都是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
吳一道:“請開始你的表演。”
只見趙盈花不慌不忙,一曲《走西口》緩緩吐出。這首歌,每天在廣播中不定時播出,趙盈花聽的最多,也是最熟悉的歌,主要還是一口陝北味十足,太接地氣了,沒等唱完,吳一喊停了,吩咐李美芝去拿從卡拉OK伴唱機裡下載的隨身碟來,接上一臺廣場舞喇叭,又對趙盈花道:“還會什麼歌啊?”
趙盈花含羞地說:“《桃花紅》《人說山西好風光》全是跟著話匣子裡面學來的。”
吳一激動地道:“就這二首歌,你唱一遍,一會跟著伴音唱。”
跟伴音唱和清唱不一樣,不過趙盈花還是唱完了,趙盈花自己也感覺到了跟著伴音唱和在家裡唱不一樣,內心也是很激動。
吳一更加激動,趙盈花的嗓音跟以前王二妮的嗓音很接近,用專業的詞來說,這民族美聲唱法趙盈花肯定是不知道的,可是天賦啊,硬是學的差不離,只要跟伴音配合上多練練,就是活脫脫王三妮了,目前趙盈花的聲音裡面還帶著點稚音,可能是因為年齡的問題才15歲,聲音還在發育定位,難怪唱的那麼高的高音也不在話下。
吳一說道:“目前各大影院在播放《西遊記》,在解放區,人們生活安定,能吃飽飯,在精神面貌上也要讓大家吃飽,所以後慢慢會把我們中國四大名著播放出去,平時電臺歌舞團,文工團要把一些民歌播出去,最好就是讓這個時代的人唱出時代的聲音,卞大家跟柳大家在錄製一些歌曲,《童年的小搖車》《媽媽的吻》《天涯歌女》《風含情水含笑》《好人一生平安》等等,一共12首。”
吳一道“趙姑娘,你被錄取了,請回家跟家裡人說一下,待遇方面,每月有3元的津貼,表現出色後再增加各種補貼,其它就是參考軍隊的規定,也就是說,文工團就是部隊。”
趙果娃介面道:“是不是也會有刀、有甲、有馬、可是女人怎可當兵?小爺正好有空,願意替姐姐當兵,耍一耍刀槍。”
聽的吳一哈哈大笑,隨後說道:“回去跟家裡人說明一下,文工團全名叫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工作歌舞團,主要職能是貫徹執行委員會的文藝路線方針,弘揚和繁榮解放區先進文化,推進強軍文化創新發展,開展軍事文藝創作演出,為強軍服務、為基層服務、為官兵服務,完成委員會、軍委賦予和批准的重大任務,聽明白了嗎?”
趙果娃直搖頭,聽不懂也記不住,最後還是王曉琳說道:“拿一張招收文工團的行文,不就全有了嗎。”
趙盈花此時還沉在剛才唱的歌裡,還沒拔出來,對著那個叫話筒的唱,跟在家裡唱完全不一樣,有點上癮,嫋嫋地輕聲問道:“能不能用這個話筒再唱唱?”
吳一愣住了,一會兒才明白過來,喜歡唱歌的人,對話筒就有天生的癮頭啊,難怪有那麼多的麥霸,那種一喊帶點回聲的感覺,對於這個小丫頭,可不是上癮,而是想拼命佔有啊。
吳一說道:“趙姑娘,沒問題,你可以帶著這個話筒,還有這個喇叭去排練房唱,李美芝,帶她們過去。下一位!”
在縣學外面廣場上,長根正急的團團轉,這可如何是好啊,天快黑了,人全走完了,少爺、小姐還沒出來。
此時邊上有人說道:“不急,不急,本少爺不是來了嗎?
哎吆喂,我說少爺,你還在尋老奴開心,咦,小姐呢?
趙果娃一屁股坐在馬車垣上道:“小姐從此不跟我們回家啦,她參軍了,要在這裡長住,我只好一個人回家去了,長根叔,咱們是同病相憐啊,嗚、嗚。”
“少爺、少爺吶,這怎麼可以,小姐一個人,也沒人照顧,萬一、萬一… … ”
“沒有萬一,根叔放心,是我姐非要讓我一人回家的,我不願,她就罵我,我也是迫不得已啊,還好,我帶了小姐的錄取通知書,等回去爹爹問起來,把這文書給爹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