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明哲保身
章節報錯
楚麒是楚國皇后娘娘嫡出之子,又是楚國的太子殿下,這樣的身份不知要比身為王爺的容明高出多少,如今卻要對著容明如此,實在是太過於委屈自己了。
風吹在楚麒身上,將滾金的黑色華服吹的獵獵作響,他眸色中帶了幾分冷意與自嘲,太子殿下又如何?皇后嫡出又如何?
母后早亡,他生來克母,雖然是太子之身,卻從未得到父皇的疼愛,一直被欺凌,這麼多年,他不過是空有一個太子的身份罷了,又有誰將他這個太子放在眼裡過?
深吸一口氣,楚麒的聲音多了幾分疲憊,“本殿下又何嘗想自降身份?不過是形勢所迫罷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若這一點屈辱都不能受,將來又如何能夠登上大位?”
夜涼如水,斑駁的月光細碎的灑在楚麒那張俊朗的面龐上,將原本有些堅毅的面龐襯得多了幾分柔和。
侍衛聞言不敢再提此事,只靜靜的站在楚麒的身邊,垂眸道:“屬下會一生一世追隨殿下!”
楚麒笑笑,眼神難得的少了幾分防備。
京都之中,因著各國的使臣的到來而變得熱鬧起來,皇宮之中多了許多的外國使臣,不管是安全還是吃喝都需要人手,此事自然也就順其自然的落在了容明的手中。
容明還兼顧著皇帝與太子出殯之事,再厲害的人也難以三頭六臂,自是忙的不可開交。
走在皇宮的甬道中,看著頭頂上飄著的白色的旗子,趙子鈺搖了搖頭,“太子與皇帝接二連三的病逝,朝中大臣就沒有任何的異議?”
面容飛揚的男子說罷看向身側白衣男子,兩人並肩走在深邃不見頭的甬道之中,一個神采飛揚,一個沉靜如水。
“有時候明哲保身也是對的。”元清這話算是回答了趙子鈺的話,趙子鈺撇撇嘴,“我瞧著他們就是太懦弱了,要是我們趙國的大臣,寧死也不會屈服的!”
元清聞言只是笑了笑,只說朝堂上的事情並非是非黑即白,很多事情,也並非一定就要表明自己的立場,站一個位置,在不敵之時明哲保身,也是一種智慧。
元清的聲音溫潤,聽得趙子鈺忍不住嘖嘖感嘆,“元清,我是真不懂,你是怎麼在老皇帝手底下活下里的?”
他湊到元清跟前,一臉好奇的詢問元清,元清垂下眼眸,長長的眼睫遮擋住了眼中的神情,“因為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所以不管如何,我都要活著。”
他還記得母后說過的話,要活著,不管怎麼樣都要努力的活下去,只有活著才有希望,只有活著才能夠為父皇和母后報仇!
不願意再多言,元清腳步快了一些,身邊的趙子鈺見狀喊了一聲,忙小跑著追了上去。
“我說你這脾氣秉性怎麼這麼壞,人前溫潤如玉,背地裡一句話不高興了就不理人!”他一邊說著一邊追了過去,臉上滿是笑意。
“太皇太后身子不爽,你既然隨我一道去拜見,便守著宮中規矩才是,這裡不是趙國,沒人寵著你。”元清壓低了聲音警告著,趙子鈺笑笑,說自己知曉了。
旁人如何勸慰都不管事的人,經過元清這麼一番話,倒是真的收斂了許多,將那一副玩世不恭的紈絝王爺的模樣收了起來。
太皇太后的寢宮挪到了皇宮西邊的暢園,暢園之中鳥語花香,每一處都精心雕琢,每一處都匠心獨具。
美的像是人間仙境,只是有一點不好,這暢園距離皇帝寢宮很遠,距離政治中心也很遠。
將太皇太后挪到此處的決定是容明做的,表面上說太皇太后住在此地能夠清淨一些,不至於被旁人打擾,實際上,不過是想要讓太皇太后少管一些朝政罷了。
容明的心思朝中大臣也不是不明白,只是他如今大權在手,朝中沒有人能夠與之抗衡,自也沒人敢站出來反對他的決定。
“此地好看倒是好看,就是太偏僻一些了。”趙子鈺四下瞧著,好奇的打量著暢園的一花一木,元清垂眸,容明要的就是偏僻,不然也不會把太皇太后安排在這暢園之中。
“國師大人來了!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方才還在唸叨著國師大人呢!”說話的是太皇太后身邊的嬤嬤,年紀也不小了,一頭頭髮已經染了霜白之色。
元清微微頷首,“有勞嬤嬤在此地候著,還請嬤嬤前頭帶路,元清前往拜見太皇太后。”
他還是自太皇太后搬到此地之後第一次來,自是不知太皇太后具體住在那一處宮殿。
老嬤嬤點頭,在前頭帶路,一路上元清都極為沉穩,與身邊咋咋呼呼的趙子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位是趙國的小王爺吧!一轉眼都這麼大了!”老嬤嬤看著趙子鈺,眼中滿是笑意,趙子鈺一愣,詢問老嬤嬤何時見過他。
老嬤嬤一邊走一邊眯著眼睛想了想,“當年太皇太后六十大壽的時候,小王爺曾經跟隨趙國皇后一道前來給太皇太后拜壽,那時候你還只有這麼大!”
她說著伸手在自己的腰間比了比,笑著說那時候的趙子鈺像是糯米糰子一樣,白白嫩嫩,嘴巴也甜,哄的太皇太后高興不已。
言罷,又想了想,拍了拍腦袋道:“那時候梁王殿下還與國師大人鬧起來了呢!梁王殿下哭鼻子哭的驚天動地,引得參加宴會之人紛紛矚目。”
這些事情都是許多年前的了,那時候的趙子鈺年紀小,如今自是不知道當年發生的事情了。
元清也未曾想到,幾年前他雲遊之時遇到的梁王,居然在很早之前就與自己有過一面之緣,還被自己惹得哭了鼻子。
忍俊不禁的笑了笑,一旁的趙子鈺看元清一副忍俊不禁的模樣,氣的一張臉鼓了起來,直嚷嚷道:“嬤嬤定然是記錯了,本王才不會哭鼻子呢!”
老嬤嬤聞言笑了笑,正色道:“國師大人,梁王殿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