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皇帝賓天
章節報錯
雲楚月頷首陪在皇后的身邊,皇后整個人仿若一瞬間老了許多,背影看上去極為的孤寂蒼涼。
剛走出暖閣,便聽外頭吵嚷道:“陛下病重,明王殿下身為陛下之子,理應入內陪在父君身邊,皇后娘娘不讓人見陛下,很難不讓大家懷疑皇后娘娘的用心!”
“陛下病重,我等身為人臣,於情於理都該侍奉左右!”
“皇后娘娘開恩,讓妾身見一見陛下吧!”說話的是麗嬪,身邊幾個婕妤也跟著附和,都想著在皇帝臨終前能夠見上一面,為自己的以謀一條出路。
雲楚月跟在皇后身後,看到皇后腳步沉重的自內殿而出,她一出現,眾人紛紛停下了口中的話,皆抬頭看向了皇后。
“諸位想見陛下之心本宮知曉,只是從前陛下身子虛弱需要靜養,是以本宮才下令任何人不得打擾陛下靜養。”
深吸一口氣,皇后又道:“如今陛下病情加重,本宮自是沒有阻攔諸位見陛下最後一面的權利,只是這般湧入陛下寢宮也著實不妥當,就幾個大人前往便是了。”
皇后此言一出,眾人倒也沒有反對,明王陣營之中,自是容明和身邊一個心腹前去,太子則一人前往,嬪妃們爭搶許久,選出麗嬪與賢妃二人,加上一直不曾說話,靜靜跪在一旁的成王,幾人入了皇帝寢宮。
暖閣裡藥香陣陣,皇帝瘦弱的模樣落在眾人眼中,或是疑惑或是驚訝或是不可置信。
皇帝被太醫以針灸喚醒,睜著一雙眼睛四下瞧著,雲楚月站在人後,靜靜地看著眼前這一切。
皇帝口不能言,連手都無法動一下,此刻與植物人無異,雲楚月倒是絲毫不擔心他會說出什麼來。
在人群裡四下尋找了一會兒,皇帝的目光最終落在了雲楚月的身上,他緊緊的盯著雲楚月。
眾人見狀也朝雲楚月看過來,雲楚月泰然自若,倒是皇后替雲楚月解釋道:“陛下想必是感激楚月這些時日的照顧!說起來,本宮也該感謝楚月的,若不是楚月,陛下只怕早就……”
皇后話至此處,微微多了些哽咽,眾人聽聞皇后都如此,倒也沒有再疑惑什麼,只容明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雲楚月,似是要將她看穿一般。
雲楚月從容回看過去,那雙清澈的眼眸一眼就能看到眼底,容明皺皺眉,此刻最要緊的事皇帝,倒也沒有再追著雲楚月不放。
皇帝話說不出口,手也抬不起來,眾人想讓他立下新的儲君,他也做不到。
“太后駕到……國師大人到!”拖長的尖銳的太監聲刺的人耳朵難受,眾人聞言朝著聲音來源望去,只見太后被人攙扶著,顫巍巍而來。
一邊走一邊喊著,“我兒,為娘來了!”皇帝聽到太后的呼喚,一雙已經有些渙散的眼睛凝了些神采,艱難的朝著太后看去。
太后來到床邊,眾人自覺退讓,坐在床邊,太后淚水顆顆滾落,“不孝啊!你個不孝子,你怎麼就捨得丟下為娘一人!”
太后一邊說著,一邊死死的握著皇帝的手,皇帝張嘴想說什麼,一張嘴,便嘔出一大口血來,太后嚇得臉色一白,顫抖著手去給皇帝擦嘴邊的血,硬生生將自己身上都染紅了。
眾人被眼前這一幕嚇到,也慌亂不已,雲楚月上前拿過太醫的銀針,動作利落的下在了皇帝的幾個大穴位上。
“陛下也該體諒太后的心情才是,即便再苦,也要好生活著,莫要生出尋死之心來。”雲楚月的聲音並不大,只有她與皇帝兩人能夠聽著。
一針落下,皇帝口中的血止住了些,他瞪大了眼睛,額頭上青筋暴起,口中嘶啞的聲音像是被拉扯的破布,難聽而又刺耳。
瞧著皇帝情況暫時穩定了,雲楚月才拱手退下,此處都是德高望重的前朝官員,或是後宮妃嬪,她一個民間女子,實在不該在此。
出了寢宮,雲楚月尋了一處假山,坐在高高的假山上,遙遙望著今日的落日,落日紅雲,染紅了半邊天空,天上幾隻鳥兒撲稜著翅膀飛過。
皇宮之中混亂不已,侍衛的調動,官員的來去匆匆,宮中宮女太監的人人自危,還有那些太醫們的惶惶不可終日,她一一看在眼裡。
假山很高,高的能夠將皇宮中的一切看在眼中,高的能夠將這世間百態盡收眼底,看清人性,看穿那些哭喊哀嚎背後到底是為了那個奄奄一息,隨時都會撒手人寰的皇帝,還是他們自己未知的命運。
夜晚的風夾雜了幾分涼意,雲楚月仰頭望著殘月,還有那天空中不斷流動的雲朵。
雲捲雲舒,遮蔽了月光,卻遮蔽不住皇宮之中的燈火輝煌,遮蔽不了那些人心中的陰暗。
知道身子被冷風吹的涼透了,直到皇宮四角的宮燈熄滅了,她才聽到一聲哭喊聲自皇帝寢宮傳來,像是有魔力一樣,逐漸擴散,直至整個皇宮都瀰漫上了哭喊哀嚎聲。
紅色的燈籠被有規律的撤下來,不過片刻便換成了慘白慘白的白紙燈籠,彷彿一切早已經演習過無數次一樣,那樣的有條不紊,那樣的熟練。
京師不過片刻便被戒嚴,她看著一隊隊計程車兵匆匆自皇宮而出,看到那些大臣們步履匆匆的離開。
皇帝去世,並未在第一時間發喪,只在皇宮之中換成了喪期用的一片白色,對外,對於諸侯,卻並未報喪。
因為皇帝去世,原本爭鬥的明王與太子也暫時消停下來,聯手政治朝堂。
只是表面的平靜不會持續多久,暗中的爭鬥卻在一日日增加。
因著皇帝並未留下任何遺言,太子原本應該順勢登基稱帝的,可如今明王一黨虎視眈眈,若貿然稱帝,只怕明王不會臣服,到時候兵戎相見,傷亡的也只會是百姓。
因此,元清為大局考慮,提出現在太子先暫理朝政,待到一切都塵埃落定,京都安定下來,再商議誰為儲君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