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楊榮之死
章節報錯
宴客廳中,只有兩個小丫鬟在一旁伺候著,元清抬眸看向坐在自己對面的太子,太子直言此番請元清來是為了詢問關於三年一度的科舉制度。
此事皇帝全權交給了太子處置,一來是當時明王在朝中聲望大降,剛剛發生那樣的事情,即便皇帝暗中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了劉毅劉大人的身上,即便劉毅早已經被殺,全家被滅門,可明王到底還是做出了謀朝篡位的事情。
即便時候推脫說是被劉毅給矇騙了,可事情他卻是真真實實的做過了,既然做過這些事情,百官也看在眼裡,自是不會答應皇帝將科舉這樣大的事情交給容明的。
二來,也是當時的容明知曉自己的情況,知道即便是爭搶了也不一定能夠得到這莊差事,便拱手將科舉的事情讓給了太子。
雖然明面上將科舉之事全權交給了太子,可明王暗地裡不知做了多少事情,太子雖然一一都解決了,卻也多少有些不勝其煩。
此番請元清過來,便是想要詢問元清能不能解決此事,能夠讓科舉順利的舉行。
“太子殿下想要如何解決?”元清抬眸看向太子,一雙墨色的眼眸之中隱藏著讓人難以察覺的情緒。
太子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後退兩步,恭恭敬敬的對著元清拱手作揖,“本殿下想讓此番科舉能夠順利的進行,期間不會發生任何的事情,若國師大人能夠替本殿下出出主意,本殿下定然感激不盡!”
太子身份尊貴,如今居然會做出這樣的舉動來,元清不由得對眼前的太子高看了一眼。
“太子不必多禮,既然殿下說了,我自是沒有不幫的道理。”元清說著,走至案前,抬首研墨,提筆在白色的紙張上洋洋灑灑的寫著一條一條關於科舉的建議。
待到字跡幹掉了,他才起身走至太子跟前,將手中的紙張遞給了太子,“這些,便是微臣給太子殿下的建議。”
太子看著上面那些條理清晰的建議,忍不住感嘆元清果然是元清,便是與尋常官員不同,旁人想不到的,他皆能夠想到。
“秒啊!實在是秒,如此一來,便能夠正大光明的將容明的人給踢出科舉之列了!”太子高興的捧著這張寫著各種建議的紙張,比捧著珍惜的寶物還要鄭重幾分。
元清垂下眼眸,長睫顫了顫,再次抬起頭時,他看向太子,眼神堅定,“微臣此番前來,還有一事想要詢問一下太子殿下。”
看向太子,元清語氣淡淡的,太子一愣,察覺到元清語氣之中的疏離冷淡,愣了愣,才道:“國師大人請講!”
太子對於元清的態度極為恭敬,彷彿早已經把元清當做了幕僚一般,元清聞言看著太子,將懷中的白色的帕子拿了出來。
白色的帕子上沾染了斑駁的血跡,血跡早已經凝固,顏色看上去烏黑烏黑的,散發著一股子淡淡的腥臭味。
“太子殿下可認識此物?”看著太子,元清面上沒有多少的情緒,只是仿若尋常的一聲詢問一般。
可是太子卻很清楚,國師就是國師,從不在意世間之事,從不在乎朝堂紛爭的人,突然鄭重的詢問此事,這其中定然不會尋常。
遲疑著開口,太子一遍觀察著元清的臉色,一邊道:“此物難道本殿下應該認識不成?”
元清嘆口氣,仔細將帕子收起來放入了懷中,“太子殿下該認識的,這上面的血跡,是臨安總督楊大人的,楊榮此人雖然作惡多端魚肉百姓,可為的是誰,太子殿下比誰都清楚才是。”
元清沒有絲毫的退讓,緊盯著太子,不給他絲毫的躲避的機會。
太子臉色有些難看,他顧左右而言他的道:“本殿下不懂,國師大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元清將物件收好,眼神也逐漸淡漠起來,後退兩步看著太子,一字一句的詢問道:“殿下當真不知?暗中在臨安訓練兵馬之人,是誰?暗中自臨安剋扣苛捐雜稅之人,又是誰?”
“將銀錢充入自己的庫銀之中,用作將來招兵買馬之用,又是誰?”
元清三連質問,問的太子啞口無言,一張臉上臉色極為的難看,他支支吾吾了許久,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元清搖搖頭,眼中多少有些失望,“微臣以為太子殿下至少不同的,卻未曾想到,太子殿下也是如此!”
微微一拱手,元清淡淡的道:“告辭!”
太子見著元清轉身就要離開,不禁有些慌亂,上前快走兩步至元清面前,“國師大人且慢,國師想知曉什麼,本殿下知無不言便是!”
元清停下腳步看著太子,一雙眼眸中翻滾著怒意,“這臨安總督楊大人身上的毒,可是太子殿下所下?”
太子點頭,元清又道:“太子可知,他至死都在護著你?”
看向太子,元清一席話讓太子半晌都說不出一句話來。
就這麼呆愣愣的看著元清,許久,他才啞著嗓子詢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元清便將事情的經過與太子說了一遍,“其實當時那刀子落下之時偏了一些,楊大人並未當場死亡,他身上的那些傷,就是最好的證明。”
太子不懂,元清嘆口氣,將事情的經過與太子說了一遍,楊榮被疼痛喚醒了神智,當他看到自己胸口處插著的利刃之時,便斷定了是太子想要取他的性命。
楊榮視太子為自己的主子,即便是知曉了太子想要他的性命,他也不曾趁著還有口氣留下任何線索,而是將胸口處的利刃拔了出來,在身上忍痛劃下了一道道深淺不一的傷痕。
證據便是,楊榮身上的傷只有身前有,身後卻沒有一點傷痕,因為是自己傷的自己,自是沒有辦法劃傷背後。
而羊絨這麼做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為了能夠讓太子脫離罪名,不至於因為殺了一個他而被抓住。
元清淡淡的解釋著,太子半晌都不曾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