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非稍微在門口駐足了2分鐘,以觀察這些門口兩根最為粗壯的銅柱上的圖畫。

他並沒有攜帶留影裝置,拍攝這些東西他無法與學院共享,根本解釋不清楚是從哪裡找到的,只會引來一身麻煩,靠他一人的淺薄知識,更是完全讀不懂這些古文字。

但影象是每個人都能看懂的,哪怕是三歲小孩,也能把連環畫看得津津有味。

第一根銅柱上畫的是一頭巨龍,龍的頭頂上站著一個人,腳下是匍匐的人類和其它龍,周圍有火焰環繞。

巨龍應該是“諾頓”,能站在他頭頂,想來只能是他的弟弟“康斯坦丁”。

這應該記載著諾頓統治領地時的繁榮場面,但那些人類有一些非常奇怪的地方,每個人的額頭上都長著第三隻眼,和“康斯坦丁”、“諾頓”作為人形態時的模樣一樣。

第二根銅柱上記載的是天空中飛翔的“諾頓”,他的腳下是噴湧的火山和岩漿,隱隱約約,山體裡能看到一個青銅柱的雛形。

這應該是“諾頓”使用“燭龍”鑄造這座青銅宮殿的情景,表現青銅與火之王偉大的力量。

一根代表統治的權,一根代表無上的力。

這樣看來,龍類的繁華古文明遺蹟都是存在的,只是隱藏在尼伯龍根裡,在青銅宮殿上趴著應該就是“諾頓”的屍骸,這應該是他原本的真身。

他的故居應該是在北歐,是主動捨棄了這身巨大的龍軀麼?和康斯坦丁跨越大陸前往中國又是為了什麼?到底是怎樣重要的事,讓他和弟弟隱姓埋名,去公孫述手下做臣子?

謎團似乎越來越多了,不過龍類文明的衰落,本就是一個謎團,現有的猜想都是假設出來的,從混血種開始抗爭的時候,黑王白王就已經死亡,龍類的文明早已衰落,對於那之前的歷史,人們幾乎一無所知,只能從神話傳說中猜測一二。

路明非繼續往裡走,黑暗籠罩了視野,他戴著護目鏡,有夜視的功能,令他意外的是,入口進去竟然就是一個向上旋轉的階梯,並不大,正好夠一個人類通行。

他踩上去用力試了試,臺階並沒有因為年久失修而脫落,很穩當。

應該是是為康斯坦丁鑄造的吧,路明非能想象出那個畫面。

在天空晴朗的時候,巨龍趴在宮殿的頂部享受懶洋洋的陽光,而那個白衣少年,就踩著階梯上去,依在巨龍的脖子處睡午覺,宮殿之下是千萬人的景仰,將他們當做神明朝拜。

路明非走上這個沒有扶手的旋轉階梯,一步步朝上爬,同時觀察整個青銅宮殿的佈局。

一個很空曠的大廳,什麼都沒有,死寂而又黑暗。

住在這兒一點都不舒適,下雨了還會漏風,連個床都沒有,還是說龍這種生物就喜歡風餐露宿,吸收日月的精華?

路明非搖搖頭,抬頭望向那唯一一個有光照射下來的孔洞,那是階梯的盡頭,上面就是目的地。

他看了一眼計時器,又過去了5分鐘,還有40分鐘的時間,看似很充裕,但還得考慮到返程,他頂多還能在這兒磨耗10分鐘的時間,於是他加快步伐往上跑。

穿過那個洞,視野終於豁然開朗,一根巨大的龍肋骨擋在路明非的面前。

表面如白玉般通透,沒有一絲血肉,按理說這麼大的軀殼即使死去,也只會變成一具乾屍,可如今能看見的只有骨頭,鱗片也很少,只有少許的散落在青銅壁面。

在龍軀的四周,插著各式各樣的武器,有長矛,有劍,有刀,還有狼牙棒...雜雜亂亂地散落在邊緣。

路明非沒管那些玩意,隨手撿了一塊鱗片,有臉盆那麼大,入手的感覺很沉,像是抱了一大塊鉛,必須用兩隻手才能拿得下。

他在下去之前又望了這具屍骸一眼,即使死了,骨龍也很有王的威嚴,光是體積就有很大的壓迫感,和那個滿嘴爛話的逗比一點都不一樣。

所以到底哪邊才是真實呢?

老唐在最後一刻應該是甦醒了記憶的吧,卻心甘情願地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