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寫作,就不賣慘了,更多地聊聊作品和心路歷程吧。

從小我就是個享樂主義,能玩就玩,絕不多花費一點額外時間,上小學時在學校裡把作業做完,然後回去看電視和DVD光碟,初中時只在週末回學校上晚自習借鑑同學的作業,高中基本就是抄,好在高二那年醒悟了,發憤圖強自學,從400分掙扎到570,勉強上了個一本。

人生最努力的時間就是高二下到高三,我的高中很差,每年就一兩個九八五,一本大概五六十個,我是真的很努力在學習,然而即使是那個時候,在外合租的我,一週也至少會和室友去網咖上一次網,上到凌晨2點鐘,回去的路上再買一隻十幾塊的炸雞,一人一半,分著吃,然後在第二天的早讀語文課上趴著睡覺。

這段時間我感覺我比高考前還要努力,居然每天都在碼字,對我來說真是生平第一次。

我出生於農村,我甚至是父母輩周邊親戚裡第一個正兒八經考上本科的孩子。

從小家裡就不怎麼管我,我有大把的時間玩。

小學三年級就開始看網路小說,第一本是個女頻的仙俠版霸道總裁,那天停電,媽媽出去打麻將,就把手機拿給我看小說,還是她給我找的,看的還是正版,記得花了十多塊錢話費。

之後那個橘色諾基亞到了我手裡,5元一月30M的流量,全用來看小說,經常要買流量加油包。

動漫我也很喜歡,集市上有5元一張的光碟,10元三張,看完了可以去找老闆換,2塊錢換一張新的。

每到週六週日,我就會騎著腳踏車去集市,花一週的時間把換來的新碟看完,然後下一個週末再去換,順便吃上一碗酥肉豆粉。

基本上那個年代所有冷門熱門的動漫都看過了,甚至是女性向的《守護甜心》。

宮崎駿和哆啦A夢劇場版全集也都賞析過,還有周星馳電影全集、迪士尼的電影之類的。

有兩大箱子的光碟,可惜後來搬家的時候被媽媽扔掉了。

初中家裡為了獎勵我考上縣裡的初中,給我買了一臺聯想膝上型電腦,開啟了網路上的衝浪之旅,慢慢接觸遊戲。

遊戲、動漫、小說這類娛樂作品,我接觸過非常非常多。

有一段時間很喜歡搜尋“異界”、“重生”這種關鍵詞,最愛看裝逼打臉,主角帶著記憶重生回年輕時候,把年少時的不甘心全部彌補,到處蒐集小弟和美女,見到不爽的,就是一個字,殺,誰敢瞪一眼,哼一聲,就是殺。

這種小說看了很多部,上頭了很久,但忽然有一天,就看不下去了,連帶這種型別的其餘裝逼小說也看不下去了。

賣肉的後宮動漫也絲毫沒有點進去的慾望,轉而開始重看以前的經典老作品。

迄今為止,給我印象最深的動漫有《叛逆的魯路修》、《家庭教師》、《EVA》、《天元突破》、《CL》、《魔法少女小圓》,《死亡筆記》,舊版《傳頌之物》

最愛的單機遊戲有《異度之刃2》、《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仙劍奇俠傳4》

小說的話,看過太多,基本上都是看一部忘一部,唯一能想起來的是《魯濱遜漂流記》和《騎鵝歷險記》。

以上作品都有一個特點,它們沒有爛尾,結局或許有遺憾,但至少我對結局是滿意的。

以前看《龍族》的時候不覺得,真正自己動筆寫的時候會去想很多的問題。

例如,龍,到底存在了多久呢?是從哪裡來的呢?

江南大大在構思《龍族》的時候一定有不少靈感是來自於《EVA》,如黑王透過分裂產生四大龍王,龍王會化作卵,格陵蘭海事件,諾瑪等等。

《龍族》與《EVA》一定是兩部完全不同的作品,但能在《龍族》上看到很多《EVA》的影子。

諾頓一次復活要花費2000年的時間,而即使是中華古國,也只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在意識到這點的時候,這本書後續的故事走向就開始往一個奇怪的方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