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有司馬駿斷後,算是勉強逃脫了一條命。

等他和郭槐狼狽不堪抵達鄴城,見到前來接應的杜預時,司馬昭不禁淚水漣漣,差一點朝杜預、司馬宣華跪了下來。

“元凱,朕錯了,朕不該聽信讒言,朕要是聽你的話,留守鄴城,又怎麼會招致這一場大敗。”司馬昭緊緊握住杜預的手,一刻也不想鬆開。

在這一時,他的眼前,只浮現出司馬駿在上黨谷地斷後苦戰,最後被蜀將胡奮一刀斬於馬下的蒼涼情形。

司馬家族的成年子弟,如今還算有些本領的,就只剩下他司馬昭一個人。

杜預臉色沉鬱,脖頸處的肉瘤一個勁的跳動,讓他身體有些站立不穩,幸好司馬宣華就在旁邊,一把扶住了他。

在好不容易穩住身形後,杜預一揖及地,道:“陛下,請先入城歇息,軍中之事,預定當盡全力,不讓蜀賊的計謀得逞?”

杜預這話說得鄭重異常。

幷州的晉軍由大司空王昶來統御,在平陽失守之後,王昶帶著太原王氏的子弟逃進了呂梁山,一時下落不明。

不過,以杜預的判斷來看,王昶怕是出不了山了。

沒有了幷州這個屏障,鄴城的南面、西面都遭到蜀軍的威脅,剩下的北面,還有曹嬰、傅僉這一支魏國勤王軍襲擾,唯有向東一條道可以退回青州和幽州。

這樣艱難的處境下,就算是神仙來了,也救不回鄴城。

等到司馬昭情緒穩定之後,杜預準備讓司馬宣華和司馬昭好好的說一說,看看能不能提前撤退出鄴城,因為杜預擔心,蜀漢軍隊的下一步打擊目標,就是鄴城。

晉國朝堂的幸運兒們,一個個惶惶不可終日。

與司馬昭等人相比,晉胡聯盟的另一個主角匈奴大單于劉豹,從離石突圍之後,同樣走了上黨郡一條路,只不過,匈奴人的路線更加的靠近北面的井陘一帶。

這條道也是當年韓信出太行的路線,按常理來說,劉豹這條道更加的靠北,安全性上要比司馬昭走的滏口陘更加的穩當。

但事情往往不是常理所能預料,就在劉豹拖家帶口到了上黨郡長平一帶時,漢將胡烈突然從山背後殺將出來。

胡烈是胡遵的次子,正是血氣方剛,爭強好勝的年紀。

在與兄長鬍奮領了佔據上黨郡的任務後,胡奮按部就班的先打潞縣,然後封住滏口陘,堵住司馬昭的去路。

胡烈卻不這麼想,他這一段時間和小侄女胡芳聯絡得多,從胡芳那裡得知,劉封的心目中,驅胡和滅晉兩件事,驅胡還要排在前面。

既然這樣,胡烈理所當然的把打擊的重點放在劉豹身上。

在長平這一帶古戰場設下伏兵,然後等著匈奴來自投羅網,是胡烈與麾下裨將裴越等人商量之後,得出的對敵策略。

古有白起,屠趙五十萬大軍,功勳赫赫,戰神之名,傳於後世。

今有胡烈,領軍截殺南匈奴數萬部眾,胡酋頭顱獻于軍前,名揚天下。

帶著這樣的憧憬,胡烈帶著安定郡二千子弟兵、聞喜裴氏一千輔兵伏于山谷之間,等到劉豹等人出現時,胡烈、裴越於半途殺將而出,一下衝散了劉豹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