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

晉國朝堂,鴉雀無聲,靜得連一根針落到地上也能聽見。

皇帝司馬昭臉色難看,手按著龍榻的扶手,凌厲的目光從殿前的一個個臣子、將領身上掃過,凝重的氣氛就連賈充、荀勖等親信之臣,也喘不過氣來。

司馬孚的救援信,其實司馬昭早就收到,但他彼時自顧不暇,要是敢增援司馬孚,說不準後路就要被文鴦給捅了。

“諸君,溫縣失陷,朕也痛心之至,只可惜,鄴城為蜀賊前後夾擊,自保尚是困難,實在沒有餘力出兵相援。如今河內郡門戶大開,蜀賊北上已在眉睫,吾等是戰是守,可有良策?”

見眾人沉默不語,司馬昭只能先按下心頭怒火,詢問起下一步的對策來。

聽到司馬昭詢問,晉國眾臣才算慢慢活躍起來,司馬昭言及鄴城有危,倒不是虛假之詞,就在鄧艾舉兵攻打司馬孚之時,文鴦突然從無極一帶出兵南下,對鄴城以北發起了突襲。

文鴦在後三國時期,屬於絕無僅有的猛將,沒有之一。

歷史上的淮南之變,他曾經獨擋司馬師軍營,殺得魏軍數百員戰將無一敢和他單挑,最後的結果就是司馬師因為驚嚇過度,眼疾暴裂被文鴦活活的嚇死。

也正因此,文鴦在迫不得已降晉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不得重用,一直到西北邊患,胡烈、蘇愉、牽弘等多員戰將陣亡之後,文鴦才被啟用,也是在他的指揮下,晉國西北的形勢才得到扭轉。

面對這樣一員無敵猛將,司馬昭能做的,也就是依靠人數上的優勢,層層的設防,以此來消耗文鴦的精力。

“陛下,前有劉賊,後有文賊,這鄴城怕是守不住了,臣提議,速速的收拾一應輜重器物,立即遷都往青、幽兩州,要是晚了的話,怕是要重覆司馬太傅的結局。”

尚書王沈為人膽怯,聽到溫縣失陷,司馬孚被殺訊息,心中立即驚懼起來。

他本是曹髦的死黨親信,後來靠著出賣曹髦在晉國朝堂立足,這件事情傳出之後,王沈的名聲已經臭得不能再臭,無論是誰抓到王沈,都不會給他好下場。

“陛下,臣請令,殺王處道以正天下。鄴城為大晉國都,豈能說棄就棄,要是這樣的話,和當日魏國有何區別?”

王沈話音方落,殿中一人就站了出來,厲聲指責王沈起來。

司馬昭定神看去,只見杜預歪著脖子,正赤紅著臉與王沈爭執,兩人站在一處,一個高一個瘦,顯得很是滑稽。

“元凱,你認為鄴城可守?”司馬昭鎮定了下心神,探身問杜預道。

司馬懿、司馬師死後,親近司馬家族的將領之中,最可靠的就是娶了高陸公主的杜預,而從杜預的軍事指揮才能來看,也值得司馬懿在他身上投資一個女兒。

鄴城要不是有杜預坐鎮,文鴦早就殺到了城下,更輪不到現在討論遷不遷都的問題。

“陛下,臣以為鄴城城池高深,又為漳水可為憑持,當然可以堅守。不過,陛下需調動冀州、青州、幽州的全部兵力,以為鄴城守軍之後盾,若是還如之前一樣各自為戰,則再堅固的城池也會被敵所破。”

杜預信心滿滿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