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孫權:女兒再好,不如美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權有沒有北上?
以劉封對這位吳國大帝的瞭解,孫權此時應當不在建業宮中,而在長江上的樓船上了。
近年來,隨著孫權年齡的增大,身體的衰弱,其掌控吳國朝堂的能力也越發的下降。
南魯之爭,表面上來看, 是太子孫和、魯王孫霸為了皇位進行的一場爭奪戰。實際上,是孫權為了獨攬大權而採取的平衡策略。
孫權若是活著,憑他贏得赤壁大戰、北抗曹操、西拒劉備的聲勢,再加上建立吳國的聲望,維持吳國的正常運轉暫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當孫權死後,這種左右搖擺, 打一方壓一方,過一段時間又反過來扶助另一方, 打壓得勢一方的做法,最終讓吳國由盛轉衰,最終無力迴天滅國。
濡須口。
東吳的樓船艦隊正在破浪北上,在吳軍船隊的前方,正是曾讓孫權屢失面子的合肥城。
不過,如今的合肥城頭,已經插上了吳國的旗幟,這有賴於大都督陸遜在對魏一戰中的驚豔發揮,有賴於劉封遣偏師在芍坡成功伏襲魏軍。
可惜,孫權現在早已忘了這兩個幫助過他的人。
陸遜被孫權訓斥,氣悶於胸病逝。
劉封更是被孫權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蜀漢越強大,襯托的就是東吳越落魄,這是孫權萬萬不能承認的結果。
“大虎,壽春的情況怎麼樣了,王凌有沒有出兵往洛陽?”孫權在孫魯班的服侍下, 艱難的邁出船艙,遠眺天邊一抹夕陽, 心中惆悵。
時間已經步入吳赤烏十年,孫權的年紀已經六十有五,與他同時期的許多人,都已經逝去,這讓他心中越發的孤獨。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的這一首《龜雖壽》,寫出的不僅僅是曹操自己暮年的心聲,更是漢末前三國時代,那些曾經攪動天下局勢的英雄豪傑的心聲。
“稟父王,夫君回報,王凌軍在壽春一直按兵不動,沒有西進的跡象,所以,大吳與魏國的對峙局面還沒有被打破。”
孫魯班小心翼翼的挽著孫權的胳膊,豐滿的身子緊緊的靠著孫權,看上去一點也沒有嫌棄老人氣的意思。
陸遜鬱鬱而終, 孫魯班在其中起到了關健作用。
在迴轉建業之後, 一度遭到孫權的斥責和冷落, 但隨即孫魯班就又被孫權想了起來,酷似步練師的容貌,還有她強勢的作風,都讓孫權很是中意。
“子璜用兵還是穩重的,這一點朕放心。不過,王凌已經老邁,也不需要太過謹慎。這金秋十月,芍坡的耕田又要豐收在望了,這一年的糧秣切切不能讓魏人得了去。”
孫權似不在意的拍了拍孫魯班的手,囑咐道。
孫魯班一低頭,討好的幫著孫權整理了下衣襟,道:“父皇放心,我這就和夫君訴說父皇出兵的意思。”
全琮如今是吳軍的右大司馬、左軍師,軍中的二把手。
在陸遜死後,因孫權屬意資歷和戰績更為出眾的朱然,沒有能如願以償一步到位,晉升為大都督。
幫助全琮更進一步,掌握吳軍統御大權,是當下孫魯班最大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