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曹魏兩公主,誅賊(第1/2頁)
章節報錯
琅琊諸葛氏,地方郡望家族,在漢末並不顯眼,其祖上最顯赫之人,也就是曾做過漢元帝司隸校尉的諸葛豐。
諸葛亮、諸葛誕都是諸葛豐這一脈的後人。
到了三國鼎立時期,諸葛氏因為諸葛瑾侍吳、諸葛亮歸漢,諸葛誕屬魏而變得舉足輕重起來。
高平陵事變後, 諸葛誕因與夏侯玄交情甚睦受到猜忌,遂於壽春起兵討伐司馬師、司馬昭,後兵敗被殺,夷滅三族。
這樣一個地位重要,又與司馬氏有隙的魏國重臣,劉封自然要極力拉攏。
若是沒有諸葛亮的這封信, 要聯絡上諸葛誕還頗不容易, 而有了諸葛亮的舉薦後,劉封可以直接給羊祜下令, 讓他在聯絡王凌的同時,再和諸葛誕嘗試聯絡下,看看能不能鼓動這兩個魏國重臣一併起事。
一加一大於二。
要想對付狡猾無比的司馬懿父子,單靠王凌、諸葛誕肯定不行。
和劉封交待完聯絡諸葛誕之事,諸葛亮心願了結,公事上面已經沒有什麼不放心的了。
“元通,大漢實現統一就交給你了,我相信,你能收復長安,也一定能收復洛陽,我會在九泉之下等著這一天到來。”
諸葛亮看到黃月英將小劉瑛帶了過來,隔代親的喜悅湧上心頭,讓已經油盡燈枯的他又支撐了有十餘日。
在這最後的一段時間裡,諸葛亮和黃月英在梁父巖上彈琴賦詩,和小劉瑛在五溪巖畔歡笑相聚,和諸葛均暢談兄弟之情。
劉封和姜維離開茅舍, 在隆中谷口駐紮下來, 師兄弟兩人難得聚在一起,有許多話要彼此訴說。
“伯約,你這一路之上神情鬱郁,可是在責怪我對河西不重視?”劉封輕抿了口清茶,向姜維作了一個請字,問道。
“大師兄,禿髮鮮卑、氐羌流民最近在河西和隴右甚是活躍,要是不加以嚴懲,假以時日,這些雜胡將會累積成後患,到時西北不靖,關中不安矣。”
姜維慢慢的點了點頭,他確實有些不快,這一次迴轉長安,就是想和劉封好好的敘上一次。
蜀漢收復河西走廊,重新打通通向西域的商路,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事,姜維本想著劉封會繼續用兵向西, 效仿當年衛青、霍去病封狼居胥, 但劉封卻沒有這麼做。
“伯約你來看我們大漢的疆圖, 從我們所在的襄陽向四方直線看起,有兩條長線,其一向南,可抵交州漲海,其二向西,直指郭煌西域。”
“同時還有兩條短線,分別是北和東兩個方向,北面我們大漢兵鋒就在南陽郡,再往北就是魏國都城洛陽。東面是吳國的江東,那裡距離我們路程更短.....。”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在內有魏、吳兩個強敵的情況下,勞師遠征不是明智之舉,也無法得到朝堂眾臣和天下百姓的認可。”
“只有先解決了眼前的對手,我們才能效仿漢武牧鞭,直指西域大漠,彰我大漢之威。”
劉封細細的和姜維解釋蜀漢國策的變化,希望得到姜維的理解,這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接下來,劉封的主要精力,將放在解決魏、吳兩個對手上。
西北方向,能夠幫助劉封分擔壓力的,唯姜維一人而已。
師兄弟兩人抵足而眠,相互之間的誤會漸漸消除,幾日後,從隆中茅舍傳來訊息,諸葛亮於夜間安然長逝。
劉封和姜維進了谷中,見諸葛亮最後一面。
只見恩師眉眼舒展,神態安詳,往日鬱結於眉心的川字紋路也已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