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射書,勸降沈瑩。

倒不是看上了沈瑩能打仗,而是吳興沈家,是妥妥的當地豪族,不僅部曲眾多,還擁有良田數千頃。

在平定了江東之後,劉封的主要精力,將轉向對付北方的司馬昭勢力。

這就需要一個穩定的大後方,比如荊州不能亂,江東不能亂。

荊州方面,蜀漢已經經營數載,根基很是牢固。

讓劉封擔心的是江東方面,這裡是孫吳的根據地,雖然孫權已死,三孫也被劉封給打敗,但並不能完全排除還有殘餘勢力隱在鄉野城邑。

這些人現在蟄伏著不出,只是因為漢軍主力尚在江東,他們要是敢冒頭,就會被無情的鎮壓。

只是漢軍在江東人生地不熟,要想抓住這些人,還需要有人幫忙。

這個人,不會是周處。

因為這少年郎年紀太輕,性子又莽撞,不適合逢場作戲。

就在劉封舉棋不定之時,孫魯育在情熱歡好之時,控制不住給劉封出了個主意,收降丹陽太守沈瑩。

“陛下,吳國有雙瑩之說,其一是薛道言,其二是沈文平,要是能收服沈瑩,會稽郡安定當可無憂。”

“沈瑩有何本領,且細細說來。”聽到孫魯育這麼一說,劉封不禁好奇起來,這沈瑩又有何出眾本領。

吳國覆亡之後,朝堂重臣死得死,散得散,降得降,沒剩下幾個可用之人,在建業之時,劉封也一一召見過被俘的吳國臣屬,但有用之人除薛瑩之外,沒有發現讓他眼前一亮的人。

在三國曆史中,沈瑩的名字雖然有出現,但也只是在晉滅吳的最後一戰中稍稍提及,具體沈瑩有什麼作為,劉封還真不是十分清楚。

孫魯育被劉封撫摸著胸口的柔軟處,心頭一陣發燙。

吳國已經不在,她也沒有什麼可牽掛的。

現在,孫魯育最大的心願,就是遵從姑姑孫尚香的叮囑,爭取儘快的和劉封生下一個兒子來。

孫尚香在嫁給劉封之後,日子過得美滿,要說遺憾自然也有,除了劉媛一個女兒外,她和劉封就再沒有其他的子女。

這一根刺,橫在孫尚香的喉嚨口已經數年。

她的年紀漸大,不可能再生育,所以,孫尚香把這個期望,寄託到了侄女孫魯育身上。

沈瑩接了劉封的箭書,沉默了一陣後,下令將族中子弟召來,共同商議沈家今後的出路,最後的結果也沒什麼可說的。

一個覆滅的吳國,不值得沈家賠上全族子弟的性命。

漢貞觀三年七月三日,沈瑩下令開啟吳郡城門,江東境內最後一支成建制的吳軍,放下武器,接受漢國的整編。

沈瑩投降的這一日,也是吳國覆亡的正式標誌。

在孫權死後不到兩年,他的三個兒子就把老爹留下來的這一份基業給敗了。

這個結果,讓沈瑩、周浚等依舊心念吳國的江東舊臣噓噓不已。

劉封在吳郡停留了二十餘天,主要的時間,用在了接見江東有名望計程車人上面,這些人中,最被劉封看重的是吳郡顧家的人。

顧家也就是前吳國丞相顧雍這一支,孫權執政的前期,顧雍為相,很得其重視,吳郡顧家也和陸、張兩家一樣,成為東吳的郡望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