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鄂煥積存枯枝敗葉,預先放置於熊耳山通往宛城的道上。

這一條大道是洛陽通往宛城的主要幹道,鍾會駐營於此,就是算準了王渾在連勝之後,控制不住魏軍想要一舉收復宛城的野心。

宛城,是荊州南陽郡的郡治。

要是王渾等人能收復此城,就相當於在蜀漢的荊州戰線上,嵌下了一枚最為重要的釘子,一旦宛城有魏軍駐守,洛陽就不用再擔心被蜀軍襲擾。

鍾會引軍敗入熊耳山之後不久,王渾軍主力也隨之進入山道。

等王渾抬眼發現兩邊古木參天,四周荒野丘陵俱是枯枝雜陳時,一切都已晚了。

廖化、鄂煥在此駐歇多年,對山道兩側的埋伏地點,早已摸了個透,他們甚至還挖掘了可供通行的壕溝,上面覆有樹枝和腐土,就算走到近前,也不一定能發現他們。

所以,當一處處火光被燃燒起來時,魏軍將校就如被當頭淋了一盤冷水一樣,個個驚慌失措,擠到山道之上前進不得,後退不能。

兩側山道喊殺聲不斷,煙火之中,魏軍將士居於下風口,根本看不清四周形勢,也不知有多少蜀軍伏於此地。

更讓他們感到痛苦的是,隨著濃煙的加劇,口鼻越來越難以喘氣呼吸,要是再這樣下去,不用火燒到跟前,他們就要窒息而起。

“快,快撤回去。”王渾急聲大叫,頜下整齊的鬍鬚,也被扯下了一多半。

這一次用兵出城野戰,他本想著拿下鐘會這個蜀國“趙括”,然後好好揚一揚自己的聲名,出一出未婚妻鍾琰被劉封所奪的惡氣。

執著王渾將令的魏軍信使策馬馳奔,想要越過前面的隊伍,趕到最前面,但在擁堵不堪的山道上,他們的速度只能用龜爬來形容。

王渾的命令,此時已經送不到最前面。

不僅如此,就連後隊也接不到王渾的命令,還未進入山道的魏軍隊伍,依舊在按照之前的命令向前行軍,帶隊的將領見到前面煙火四起,還誤以為是魏軍打了勝仗,正在追殲逃竄的蜀軍。

“鎮西將軍楊欣在此,周遭將校速來會合。”就在亂糟糟之際,楊欣這個打了敗仗,在文鴦手下逃脫一命的幸運傢伙,不知從哪個地方冒了出來,衝著後隊魏軍急聲大呼。

有楊欣在後整頓隊伍,魏軍後隊近萬人終於停下了前行的腳步,楊欣見到已聚攏起了不少的人馬,很是乾脆的呼喝一聲,帶著這部分將卒朝洛陽潰敗而去。

救王渾。

楊欣自始至終沒想過,雖然他曾是王渾的部將,但這只是相互利用,以楊欣對戰局的判斷,王渾即便是能逃得一命,也不可能再得到曹髦的重用。

而他手裡有萬餘將卒,要是回到洛陽,曹髦必定重視,就算曹髦看不上,他還可以北投晉王司馬昭,反正只要有兵有將,他楊欣就走到哪裡都不怕。

楊欣是魏軍的先鋒將,現在卻帶頭逃竄,他這一走,不僅帶走了魏軍後隊的近萬將卒,還讓本來就心慌的魏軍各部更加的慌亂。

王渾正忙著指揮各部回撤,聽到楊欣把還未進入山道、尚有戰鬥力的近萬魏軍給帶走了,頓時氣得倒撞下馬,昏絕了過去。

魏軍主將昏迷不醒人事,隊伍更顯散亂,各部將校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只能按照自己的意圖行事。

居於前陣的段日陸眷等鮮卑胡騎,見到後路被斷,乾脆打馬直向山道南端猛衝,希翼能從正面殺出一條血路。

居於中軍的王渾部本部近三萬人,還在觀望等待新的命令下達,有兇悍的魏將,就地組織起散亂的隊伍,開始向兩側山嶺的蜀軍發起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