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鍾家有女,奪妻之恨(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封經營河西,對付禿髮鮮卑、慕容鮮卑之時,中原一帶的局勢總體穩定。
司馬昭在向皇帝曹髦提議杜預守洛陽後,立即帶著司馬氏精英子弟渡河北上鄴城,按照司馬師的遺言,他要在魏國的北都提前佈防,為洛陽失守作準備。
在臨行之前,司馬昭曾向皇帝曹髦提議一起北上,結果遭到曹髦的拒絕。這位年輕的皇帝雖然還未成年,但骨子裡的剛烈之氣,已經顯現出來。
司馬昭離開洛陽之後,曹髦身邊更多了談經論典之人,其中如王沈、傅嘏、鄭衝、鄭小同、王業等魏國官員出入宮中,吟詩作賦,一時之間,倒讓魏國朝堂再現了昔日建安七子時的盛景。
曹髦身邊的這些人,除了傅嘏還算有些能力外,其餘王沈、鄭衝等人,皆是些只知道口談的虛名之輩,在朝堂上,他們也沒有什麼實際職務,信口雌黃胡說一通,讓年輕不更事的曹髦熱血高漲起來。
幸好的是,洛陽守將杜預還算沉穩,在聽到曹髦有意出城野戰時,連忙急諫勸阻。
“陛下,臣以為,這些年來,大魏精兵強將屢有折損,好不容易才有了喘息之機,切切不可再輕敵冒進。”
當著年輕皇帝的面,杜預言詞切切,把野戰的困難和危險如實說出。
曹髦見杜預勸住自己,臉上露出不豫之色,他沒有想到,自己僅僅提了一個建議,就被杜預給否了回來。
這個司馬氏的女婿,心中效忠的,不是他曹髦,而是司馬昭。
曹髦這麼想,其實真錯怪了杜預,他雖然更親近司馬氏,但在洛陽城如何守禦的問題上,杜預更多的從軍事的角度來思考。
“陛下,杜預是晉王的人,肯定不會聽陛下的話,要想改變這一切,不如先換了杜預。”王沈見曹髦臉色不爽,伺機勸說起來。
曹髦見王沈信心滿滿,不由問道:“處道,杜預換後,不知何人可為將?”
王沈面露喜意,連忙道:“陛下,我叔父司空王昶膝下有子王渾王玄衝,如今正在河東郡領軍,若是能調他來洛陽,陛下必能如臂所使。”
“還有一事,陛下可能不知,玄衝早年,和穎川鍾氏女琰訂親,但現在,鍾氏被劉封強搶了去,這門親事只能黃了,玄衝心裡憋著一股子氣,想要和劉封好好較量一番。”
王沈向曹髦細說王渾與劉封的過節,就是為了堅定曹髦調動王渾的決心。
“這等強搶他家婦孺之事,劉假子也做得出來,真是令人可恨。”曹髦稚嫩的臉龐上露出憤慨之色。
去年,曹髦剛剛和卞氏女成婚,正是兩情相悅之時,聽說王渾未婚妻被騙,不由得同情起來。
曹髦屬意王渾,其父王昶在魏國朝堂上的影響力不小,兩邊這麼一使力,杜預被調離已是不可挽回。
王渾一到洛陽,果然在朝堂上立下誓言,要主動出擊,豪言要擰下對面蜀將魏延的首級面呈曹髦。
魏延年邁,麾下的關興、張苞、魏昌等將,衝鋒陷陣可以,耍起陰謀詭計,不是王渾的對手,魏軍一反常態出擊,一時讓漢軍措手不及,吃了幾次暗虧。
“魏昌,你的腦子長在什麼地方,魏軍誘敵之計,都看不出來?”魏延氣得劇烈咳嗽了幾聲,對垂頭喪氣的幾人吼道。
王渾豪言歸豪言,在指揮打仗方面,確實有些心計。
他在龍門一帶設下伏兵,誘使漢軍來攻,魏昌第一個中計,差一點陷在魏軍陣中出不來,幸虧關、張兩將增援,才好不容易將魏昌給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