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

漢徵北將軍鄧艾駐軍於此。

在澠池大戰之時,鄧艾領軍勐攻虎牢關。

魏國守衛虎牢關的將領,是司馬氏的親信死忠州泰。

這位出身南陽郡的魏將,與鄧艾算是同鄉,但如今在戰場上,各為其主,只能拼一個你死我活。

州泰在魏國,算是一個有能力的將領,但比起鄧艾來,還是要差了不少,守關一個月後,魏軍在漢軍的進攻下,已經搖搖欲墜,關隘幾不可守。

幸運的是,玄菟太守王頎及時帶著遼東騎兵趕到,利用騎兵的優勢,背襲鄧艾軍的後路,後路處於遼東騎兵的威脅之下,鄧艾一時無法盡全力施展,只能望虎牢而興嘆。

王頎這人,青州東來人,從軍之後一直在幽州與高句麗作戰,司馬懿舉兵討伐高句麗時,王頎為毌丘儉的偏將,立功頗多,曾在沃沮千餘里、肅慎以南的地方刻石紀功,是為《毌丘儉紀功碑》。

其後,王頎被司馬懿調回國內,在幽州一帶操練騎兵,這一次洛陽危急,司馬師在臨出征前,給王頎下了一道命令,督促其領遼東精兵南下。

鄧艾與州泰、王頎在虎牢關一帶對峙,僵持局面無法開啟,心中不由著急,尤其是聽到魏國又遣了王基入吳增援之後,鄧艾更是幾次上書,請求劉封增兵相援,以助他一臂之力,再攻虎牢。

感受到鄧艾的焦慮心態之後,劉封特意繞了一個圈來到許昌,與鄧艾作一番長談。

從長坂坡初遇相識至今,鄧艾與劉封之間,情誼甚好,劉禪幾番拉攏,也不能讓鄧艾心改其志,僅從這一點上,劉封就很是看重這個鄧艾連襟。

在他的心中,鄧艾、姜維兩個人,是當下漢軍中正當打的統帥,一東一西,能幫助劉封分擔重任。

“士載,當年關東諸侯攻虎牢關,數十萬大軍雲集,也不能取下此關,你上次不過是小挫一場,不必在意。”

甫到許昌,劉封就將鄧艾從軍中召回,寬言安慰起來。

“殿下,這虎牢不下,艾心中實是不忿。”鄧艾恨恨作答,他的年紀已是四旬開外,因長期在軍中的緣故,臉色曬得黝黑,與劉封站在一起,反而像是他是長者一般。

劉封心知簡單的寬言,無法讓鄧艾放下心結,也不再多作解答,而是提議往軍中與諸將見面。

鄧艾麾下,有文欽、張泉、鄧忠等漢軍將領,也有田豫、牽弘等魏國降將,看這些人的名氣,一個個都不小,只不過到了戰場上能不能出力,還有待事實來考證。

滎陽,汜水鎮。

劉封在鄧艾的陪同下,巡視東線漢軍營寨。

聽到秦王劉封到來,久攻虎牢不下的漢軍諸將一個個神情沮喪,臉色不太好看,要是拿下了虎牢,打下勝仗劉封來慰問,那當然是興高采烈,但現在明顯不是這種情況。

“田老將軍,汝早年就是先帝謀臣,如今又再歸大漢,可不能藏私吶。”劉封來到田豫跟前,行了一個後輩揖禮後,出言提醒道。

田豫的能力,早有史書和戰績所左證。

漢軍拿下許昌之後,劉封特意關照將田豫編入鄧艾麾下,以發揮其謀略和見識上的才幹,現在看來,田豫還有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