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有傾國佳人相伴,又有雄兵勐將相左,不是皇帝,勝似皇帝。

相比疆域一步步擴大、國力日漸強盛的大漢,吳、魏兩國的當權者,只能以仰望的姿態,敬畏的心態,來重新審視由劉封領導的新生漢國。

司馬師雞鳴臺伏襲失敗,結果被女武神曹嬰一刀斬落頭顱,只剩無頭屍體陳於臺上。

堂堂大魏晉王,落到如此下場。

也是可悲。

若是任由司馬師遺身棄在雞鳴臺上,不用幾天,就會被飛鳥走獸啃食的只剩一具白骨。

劉封在迴轉澠池之時,將司馬師的半截身軀帶至城中,隨後遣了敗兵將其送至洛陽,司馬孚、司馬昭、司馬亮、司馬伷等人見到司馬師慘遭橫死,不由得悲從中來。

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司馬師的半截身子送到洛陽城門時,在城樓上被懸掛著的夏侯玄、李豐、張輯、何晏等人首級忽然無風自動起來。

風聲呼嘯!

隱隱約約,似是在叫喊“仇....仇!”這個字。

“殺司馬師者,大魏金鄉公主曹嬰是也。”

“篡魏之惡賊,落到如此下場,真是令人快哉!”

目睹司馬師身敗橫死,洛陽市井之間,忠於曹魏的官員、士子暗結密社,再一次燃起復奪朝堂大權的信心。

讓他們有期待的,還有曹髦這個新皇帝,登基已有半年,曹髦也漸漸被洛陽和魏國上下所接受,這個十歲的小皇帝,聰明過人,文采出眾,隱有神童曹衝的資質。

在經歷了庸碌無為的曹芳一任之後,曹家終於有了一個可以依靠的英武君王。

司馬氏的權勢動搖,曹氏、夏侯氏不甘心失敗的子弟開始重新聯絡,這個變化,也讓洛陽城中嚴密的巡查體系出現了縫隙。

藉著司馬師身死、司馬死士被重創的機會,柏靈筠再一次潛入洛陽城中。

司聞曹北司這幾年發展不順利,主要是因為漢軍缺少大的勝利,鼓不起魏國人的信心,現在好了,司馬師死了,這訊息足夠讓魏人震憾的了。

在市井間聽到有人對司馬氏篡權的抱怨,柏靈筠腳步一頓,隨後快速的朝白馬寺走去。

白馬寺,洛陽城西的這座佛寺,現在門前冷落,少有人跡出現。

朱士行和一眾僧兵被迫上陣,結果遭遇大敗,僧眾死傷無數。

這一變故,讓佛僧們宣傳的金剛不壞、刀槍不入成為笑柄,佛經沒有了神效,白馬寺漸漸被勢利的百姓拋棄也是必然。

這樣一處荒涼無人跡的所在,作為司聞曹的隱伏地點,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洛陽城中。

晉王司馬昭府上。

剛剛從兄長處繼襲了王位的司馬昭,神情哀痛,眼眸紅腫,他聽從司馬師之命,急匆匆從鄴城趕來,卻想不到連兄長的最後一面也沒有見到。

賈充、荀勖、杜預、衛瓘等親信陪在司馬昭身邊,不時的溫言相勸,這一次司馬昭能順利的繼承晉王王位,就有這四人出力的原因。

相比賈、荀兩人,杜預和衛瓘的名氣要小得多。

不過,在歷史上,這兩人都是西晉的開國名將,特別是杜預,是與羊祜齊名的魏晉大將,滅吳中路軍主將,就是杜預。

“公閭,公曾、元凱、伯玉,你們都看到了,劉賊是如何的滅絕人性,連給兄長一個全身都不肯,我司馬昭以司馬家族的先祖立誓,要是抓捕到蜀國的將領、官員,當以牙還牙,以血還血,誓報兄長被殺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