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丁奉獻計,強攻武昌(第2/2頁)
章節報錯
孫魯班、孫霸、全琮、孫峻這些魯王黨勢力越來越大,讓精力不濟的孫權心情越發的焦燥,在比較了劉珏和孫奮、孫休、孫亮之後,孫權越發固執的認為,劉珏就是他的兒子。
“孫珏,就是姓孫,不姓劉,他是朕的兒子.....。”
“敬文,你再遣人去夏口,朕要好好問一問練師.......。”
在孫權的堅持和鼓譟下,吳國朝野對“劉珏是孫珏”的輿論風潮也隨之而起,陸凱這個傾向孫和的丞相對此也樂見其成。
孫和死了,太子黨瓦解,但並不代表依附孫和的吳國官員、將領放棄了反抗,甘心接受孫霸為皇位繼承人。
陸凱這些餘黨舊部,急需要找一個新的太子依附,劉珏要真是孫權的兒子,肯定比其他人要合適的多。
魏國,洛陽。
劉珏是孫珏的謠傳聲音也越來越大,很快就從吳國傳到魏國。
就連魏國坐山觀虎鬥的司馬昭,也察覺到其中可利用的機會,跟著開始聲援起來。
“哈哈哈.....,蜀國與吳國爭子,這真是天下奇聞,最好讓他們鬧騰起來,這樣就顧不上我們魏國了。”
司馬師在病榻上,聽到司馬昭說起劉封、孫權爭子之事,不由得心情大好,連眼疾也似乎有了好轉。
——
夏口。
劉封正在調兵遣將,準備伐吳之事。
這一次,孫權以劉珏為藉口,鼓動起一場輿論風波,結結實實讓劉封感到了噁心。
在此次軍議會上,大漢徵東將軍丁奉,神情嚴肅的向劉封力陳拿下武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關中大戰。
許昌大戰。
蜀漢對魏國戰事不歇,而在對吳國的方向上,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多大的進展,確切的說,只佔了豫章、廬陵這些邊邊角角,真正沿江的大都市還在吳國的手裡。
比如武昌,是夏口以下的第一座重鎮。要是能一舉拿下,吳國就會喪失防禦的縱深,接下來只能在柴桑、建業這短暫的距離內往返。
反之,要是武昌還在吳軍之手,那夏口時時會面臨吳軍艦隊的壓迫,一旦夏口有變,整個雲夢澤後方都會有戰事波及。
“承淵,你說的打武昌,有幾成把握?”劉封看著神情堅定的丁奉,詢問道。
他這一段時間久在北方,對荊州特別是對沿長江一線的吳軍佈防情況,不是很瞭解,丁奉一直在夏口鎮守,比劉封要清楚得多。
丁奉聽言,紫紅色的臉龐上露出自信的笑意,沉聲道:“殿下,武昌吳軍,號稱有十萬之眾,但依末將來看,人數應在五萬上下,要是再多的話,僅憑一條水道,吳國養不活這麼多的軍隊。”
“至於吳國大都督全琮,不是我丁奉看不起他,要說能力,他給陸大都督提鞋都不配,和朱然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只要我軍決意東進,必能一舉破敵。”
丁奉一邊說著,一邊展開他早就準備好的帛圖,上面用硃筆畫圈的地方,是漢軍的駐防地方,用墨汁書寫的地方,則是吳軍的防禦地點。
“殿下,武昌要隘,西、南二面皆是平地,東、北二面臨江,要想攻下武昌,靠智取已是不能,唯今之計,只有強攻一途。”
漢軍久不打攻堅之戰,這一次丁奉決意強攻武昌,也是下定了一戰破吳的決心。